减肥市场
亟待“瘦身”
【规范减肥市场 关爱肥胖患者】近年来 , 减肥品市场风起云涌 , 名目繁多的减肥产品让人应接不暇 , 减肥方式花样百出 , 尤其是许多人试过节食、腹泻、运动后 , 却收效甚微 。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认为 , 这主要是因为肥胖者没有根据自身情况找到真正科学、有效的减肥产品 。
权威调查显示 , 我国现有7000万肥胖大军 , 减肥市场每年有近百亿元的巨大份额 。这诱使各路商贾竞相涉足减肥市场 , 各种名目的减肥茶、减肥运动机、瘦身鞋、瘦身贴片、塑身衣等打着食品减肥和外用减肥、器械减肥的旗号 , 一个个宛如“过江之鲫” , 一度泛滥市场 , 但又很快昙花般凋谢 。专家们指出 , 这些没有确切疗效的减肥品不仅起不到有效减肥的作用 , 而且严重危害着减肥者的健康 , 甚至夺去了减肥者的宝贵生命 。2002年7月、2003年8月 , 卫生部、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公布了30余种因违禁添加药物成分、夸大功能宣传而被撤销批准文号的保健食品 , 其中减肥食品就占半数以上 。一度在市场热销的减肥保健食品 , 为何落得被撤销批准文号的下场?其根本原因就是减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严重问题 。据调查 , 不少减肥保健食品(如御芝堂清脂素减肥胶囊)夸大减肥疗效 , 并在产品中加入违禁药物 , 轻则可致肌体免疫力下降、腹泻、厌食症、肾衰、心血管病等 , 重则致人死亡 。2002年7月 , 日本媒体披露:因服用中国产减肥保健食品致人死亡4例 , 住院人数达到354人 , “御芝堂”、“纤之素胶囊”等减肥食品上了黑名单 。
众多减肥食品的安全性本身无法得到保障 , 但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 还是不惜铤而走险 , 纷纷在广告上擅自增加未经批准的宣传内容 , 故意夸大产品疗效 。我们常常在一些减肥品宣传中看到这样的字句:“服用××减肥品 , 7天立即见效”、“××减肥品 , 使你在10天之内迅速变得苗条”……
医学专家指出 , 减肥食品实际上只具保健功能 , 没有治疗作用 , 一些减肥食品擅自添加药物成分 , 这是违反《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不法行为 , 不仅欺骗了消费者 , 而且擅自添加药物成分因为没有经过临床试验和药品审批 , 存在十分严重的安全问题 。如果消费者听信了这些广告词并慷慨一试 , 很难保证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对此 , 减肥专家们满怀热情和责任 , 大声疾呼尽快来一场进一步规范减肥市场的“瘦身运动” 。
八大医院耗时两年曲美再评价报告面世
“曲美是最适合东方人的减肥药品” , 北大医学院附一院高妍教授旗帜鲜明地指出 , 医学工作者有义务将最好的减肥药品推荐给肥胖患者 。
曲美(化学名盐酸西布曲明)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30年来批准的第一个减肥药品 , 于1998年2月在美国成功上市 。本来美国是全球最严重的肥胖大国 , 迫切需要减肥药品 , 加之美国的科研实力雄厚 , 开发几个减肥品应是情理之中 , 而意料之外的却是30年才出一个减肥药 。这是为什么呢?专家介绍 , 最主要的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减肥药品审批十分苛刻 , 只有真正安全、有效的药品才能上市 。2000年7月 , 风光无限的曲美登陆中国市场 , 成为我国第一个国药准字号减肥药 。曲美上市后 , 迅速引发了风靡全国的减肥风暴 , 开启了我国科学减肥的新时代 。
- 关于减肥的11个困惑
- 过份依赖水果减肥影响健康
- 看保鲜膜减肥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 减肥化妆品减肥需牢记5点
- 六大早餐减肥误区
- 3点决定冬天减肥功效
- 喝茶减肥效果更佳
- 生理期不能用那些减肥方法
- 减肥:五个平衡点
- 把减肥融入生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