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词和自由体诗歌哪一种好写?( 三 )


正是,由于格律诗太难于把握,古代人有许多爱写古风 。她除了要求押韵没有平仄对仗的要求,十分灵活 。像李白律诗不多,多是古风和歌行体诗 。因此,你可以写古风体诗,既有古诗的风韵,又灵活随意 。
如果,你既不想写格律诗,古风诗,你可以写白话诗,也就是自由诗 。这种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诗,至今有许多流派: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到现在,有“五四”派、新月派、现代派、九叶派、朦胧诗、中间代、新生代、湖畔派、韵脚派 。目前,又出现了许多新诗圈子,如贾浅浅,余秀华,冷颜等等 。总之,自由体诗没有限制,你可以尽情的写,但,写出水平,被认可也并非宜事 。作为“圈子文化”不入圈子,很难有所作为!
综上所述,你可以认真分析一下,你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再做出写格律体诗还是自由体诗 。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格律诗和自由体诗入门写起来都不是很难,要写好又都不容易 。
格律诗顾名思义,有格式有韵律 。换句话说,其框架结构基本是固定的,变化也必须在基础框架结构上按其一定规律变化 。比如七绝四句二十八字,每句七字,不能多不能少,平平仄仄平平仄的规律是固定不变的,必须按要求去填写 。所以说格律诗形式上限制多,突破了限制再好也不是格律诗 。
自由体诗顾名思义,沒有固定的框架结构,你尽可以自由发挥 。然虽为自由,其实并非完全自由,形式上的自由更需要诗的神似,不然难称其为诗 。所以今天大多自由体诗饱受诟病,往往与文章断行就称其为诗有关吧!
两相比较,自由体诗入门或许比格律诗容易些,而真正写出神韵或许自由体诗更难些 。我粗浅的看法是,学习自由体诗也要借鉴格律诗的精华,自由不是没有限制,无招胜有招不是毫无招法 。
格律诗和自由诗那一种好写,这种问题十分之复杂,有着许多历史问题还沒解决,首先是民国废了传统格律诗的音韵模式,传统格律诗沒有了传承,继之而起的普通话时音写格律诗的模式,但普通话的声韵特征,被中外众多汉语音韵学家质疑,写不了传统格律诗,最终导致了五十年代的现代格律诗大辩论,最终王力,罗念生,何其芳等代表的,现代格律诗分别是,平仄律型,音顿型,轻重音型,全被参与辨论者各自否定,并不成立,最终王力先生在内部发表,中国格律诗的传统和现代格律诗的问题一文为总结性论述,王先生说,我不会做诗,我虽然对中国古代的诗律做了些研究工作,但设有什么成绩 。
关于格律诗的问题,我恐怕讲不出什么道理来,只是表示一些粗浅的意见而已,对于什么是格律诗,大家的见解可能有分岐 。
我这里所谈的格律诗是广义的,自由诗的反面就是格律诗 。
这里有二点是明确的,即不知什么是传统格律诗,现代格律诗用普通话声韵特征的构建方法还在探讨中,这是王先生的实话 。
事实上,传统格律诗是从圈声开始的,这里列上清朝香山县黄梁都鳌山书院的圈声方法 。
如龙字的四声纽韵一贯,举平骸入,
龙,卢红切,通撮合口一等平声来母东韵,阳声韵 。
拢,力董切,通撮合口一等上声来母董韵,阳声韵 。
弄,卢贡切,通撮合口一等去声来母送韵,阳声韵 。
禄,卢各切,通撮合口一等入声来母屋韵,阳声韵 。
这种叫圈声是由私塾先生每字列好,先好发声,学会念一个龙的平声,就会上去入也知,这叫四声一贯,举平骸入,平上去入全部是阳声韵,一等,来母,分别就是反切和小韵各属 。
然后学连声,即全首诗跟着先生念,事实上,格律诗第一步圈声就最重要,不懂圈声,实际是不懂用音韵模式写格律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