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脂肪肝( 二 )


毫不夸张地说 , 脂肪肝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肝脏疾病 , 并且已被认为是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其中 , 超过50%的人更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
上海市肝病防治中心主任瞿瑶解释说 ,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肝病 , 并且可以通过及时诊治使其逆转 。通俗点说 , 只要认真对待 , 就能让它自然恢复 。
可这个结果还是越来越让白建行吃惊 。一直以来 , 他都以为脂肪肝离自己很远:还算年轻 , 看上去似乎不胖 , 直系亲属中没有一个脂肪肝病人 , 不抽烟 , 一周或许还能抽空去次健身房 , 除了有点贪口腹之欲——在这个美食风行的年代实在算不了什么 , 况且“怎么吃也不见胖”又是太方便的借口——你觉得自己过着完美的健康生活 。
数字却说 , 他错了 。
更可怕的是 , 当白建行走进酒吧时 , 血糖值等指标再健康不过 。但是那感觉并不好 , 饥饿、被工作压力纠缠的坏情绪、甚至沿途空气中氤氲的闷热 , 一切似乎都那么糟糕 , 只有几杯酒、一盘高脂高热的食物下肚 , 暖意和幸福感才缓缓从体内发散 。
脂肪肝患者中胖子占三分之一
谁又能否认 , 这种对酒精和肉食的渴盼和需求不是存在于我们的血液中呢?
1962年 , 美国遗传学家JamesNeel 提出“节俭基因”的理论 , 在他看来 , 先天基因是解释现代社会中类似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激增的关键 。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 食物缺乏一直是人类面临的最主要威胁 , 由于食物供应的不确定性和食物不能被长期保留 , 人类一直过着饱一顿 , 饥几顿的生活 , 能够最大限度有效利用食物的个体从而拥有生存上的优势 。在经历了反复的饥荒选择后 , 具有生存优势的个体和他们体内的基因 , 就会通过自然选择的方式被保留下来 。
上海公共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巫善明进一步解释 , 这些同胰岛素分泌有关的基因就是所谓的“节俭基因” , 它们可以在饱餐一顿后刺激大量分泌胰岛素 , 从而最大限度地转化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 。虽然这样做的代价是可能导致肥胖 , 但它对肌体的危害 , 却直到中年后才会表现出来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 , 人的平均寿命不到30岁 。
换句话说 , 这其实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允许我们肥胖的基因 , 而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见和较肯定的危险因素 。有资料显示 , 80例脂肪肝患者中伴有肥胖占27例 , 比例为33 。8%;109例肥胖兼高血脂症的患者 , 检出脂肪肝56例 , 比例为51% 。
【肥胖与脂肪肝】但事实却不尽如此 。
“酒精性”发病率迅速上升
肥胖并不是引发脂肪肝的唯一原因 , 还有酒精 , 这个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 。由饮酒而引发的脂肪肝称为酒精性脂肪肝 , 东方肝胆医院综合治疗科黄耀介绍 , 70%-95%慢性嗜酒者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 。
酒精进入身体后 , 在肝脏内经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 , 最终转化为甘油三脂 。长期大量饮酒必然会有大量甘油三脂堆积在肝脏之中 , 逐渐形成脂肪肝 。同时 , 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 , 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 。饮酒越多 , 脂肪肝也就越严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