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宫女老了以后会怎么办?( 四 )


关于宫女的人数,历朝历代也有所不同,但整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据史料记载:西汉初年,宫女的数量只有十几名;汉武帝时期,刘彻广征宫女,宫女的人数破千;到了东汉灵帝、桓帝时期,宫女的人数达到五六千人;西晋时期,宫女人数突破一万;到了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宫女的数量达到顶峰,约为四万人;明清时期,宫女人数有所下降,数量约为九千人左右 。
这么多的宫女,平时的薪俸和开销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那么她们老了以后怎么办呢?会去哪里?有着怎样的归宿呢?
在古代宫女其实是一种“高危”的工作岗位,很多宫女等不到安享晚年,就回在中途死亡 。
首先,除了少数几个掌管宫女的女官外,大部分宫女每天都需要从事繁重的劳动 。如:洗衣、拖地、端茶倒水等 。她们需要全天候的伺候自己的主子,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工作时长非常长 。这种长时间繁重的工作经常会压垮她们娇弱的身躯 。
另外,宫女们每天的神经都绷得死死的,随时等候主子们的吩咐,做起事来也丝毫马虎不得 。因为一旦出现任何纰漏,轻则一顿毒打、重则丢掉性命 。在这种高强度的集中注意力下,人的人体健康会大受影响 。
再者,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比较落后,连小小的风寒都会夺取很多人的性命,权力最大的皇帝的也会因为各种疾病而早逝,更何况是作为下人的宫女呢,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宫女会死于疾病 。
最后,宫女作为皇宫中地位低下的群体,她们的性命是牢牢地掌握在主子们的手里 。一旦自己做错事了,惹主子不高兴,那么自己的性命很有可能因此而结束 。
也有一些是因为站错了队,主子倒台后,被敌对势力斩草除根的 。
还有一些是在皇帝或主子死后,给他们陪葬的 。
明朝永乐年间,朱棣的宠妃王氏暴毙,有人告发是吕氏与太监、宫女们合谋毒杀的 。朱棣勃然大怒,吕氏害怕而上吊自杀 。但朱棣并没有罢休,实行株连之法,最后被屈打成招冤杀的太监、宫女达三千人之多 。
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宫女们的性命是有多么的轻贱,连这种无妄之灾都没法躲过,更别提是自己做错了事了 。
所以由于以上几点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的宫女是活不到老的,自然也不用探究她们老了之后怎么办 。
有些宫女因为一些姻缘际遇,被皇帝宠幸,成为皇帝的女人,甚至诞下龙种,成为太后 。
不过有这种好运气飞上枝头变凤凰的,非常非常的少 。明孝宗朱佑樘的母亲孝穆纪太后就是其中一位 。
纪氏原本是广西贺县的一位瑶族姑娘,成化二年被明军俘虏,充入掖庭 。由于纪氏长得十分美丽,又警敏善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明宪宗宠幸了纪氏 。也就是那一次,纪氏怀上了龙种 。后来纪氏躲过了万贵妃的重重迫害,将小皇帝明孝宗朱佑樘抚养长大,顺利继位 。她自己在死后被追封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祟天承圣纯皇后” 。
有些宫女因为“混”得好,在她们老后,皇室会感念她们昔日的恩德,由宫中出资主动赡养她们 。
这部分宫女非常的少,她们要么是继任皇帝的奶娘、要么是皇后、太后的好姐妹、要么曾经舍命救过皇帝、皇后、太后等 。最典型的一个实例就是“清朝第一宫女”——苏麻喇姑 。
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的侍女,早年曾陪孝庄太后嫁入后金 。她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通晓蒙满文字,还曾参与设计过清朝的开国冠服,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康熙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就是苏麻喇姑 。除此之外,苏麻喇姑还抚养过康熙序齿的第十二子爱新觉罗·胤裪 。苏麻喇姑晚年生活在宫中,康熙皇帝时常去探望,她活到九旬高龄才去世,去世后,康熙以隆重的妃嫔之礼将她安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