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二 )


以鸠摩罗什为界 , 中国的佛教翻译被分为两个时期 , 在他之前翻译的佛经被称为旧译 , 自他之后翻译的佛经被称为新译 。唐代初期 , 因为汉语言的变化 , 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翻译的佛经已经难以阅读了 , 这让当时的僧众倍感困惑 。于是玄奘前往印度求法 , 并带回了印度佛教鼎盛时期的佛学精华 , 在他回到长安后 , 他组织了译场对这些佛经进行翻译 。由于玄奘通晓中印两国语言 , 他和他的团队所翻译的佛经更接近梵文经书的旨意 , 译场所设立的润文一职也保证了经书的可读性 。
正因为佛经的翻译者人数众多 , 水平各异 , 所以我们在阅读佛经时一定要注意翻译者 , 如果翻译者不同 , 同一本经书的内容就很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 , 进而影响到我们的理解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影响最大的《金刚经》 , 从后秦到唐代 , 就有6种译本 , 其中 , 我们最常用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 , 其他版本就有些默默无闻了 。
正文
正文是佛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通过正文 , 佛经的教义得以阐明 , 因此佛经的正文也是佛经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
文体
佛经的教义主要通过佛经的正文表现 , 而佛经的体裁就是通过佛经的文体表现 。一般来说 , 佛经的文体通常分为长行、偈颂和密咒三种形式 。
长行 , 是指直说佛教教义的长行散文 。由于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极有文学底蕴 , 为了便于传教 , 他广泛利用了古印度的神话、传说、格言等多种文学形式宣说教义 , 因此 , 他的传教说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 , 大都是天马行空、挥洒自如的说教 。
偈颂 , 是指与长行相对的韵文 , 主要分为应颂和讽颂 。应颂是以韵文形式赞颂前面的长行诗文 , 重复前文的教义;而讽颂则是直接以偈颂体裁显示教义 , 并不重复长行诗文的内容 。一般来说 , 佛经中有二者混用的情况 , 并没有过于明确地区分 。汉译佛经的韵文主要是五言、七言 。
【佛经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密咒 , 又名真言 , 是佛教诸圣的密语 。因为密咒是凡人无法了解的大智慧 , 汉语中也没有能表达其含义的词语 , 所以佛经中一般只有密咒的音译 , 并不翻译密咒的含义 。在佛门密咒中 , 一般人最熟悉的应该是“观音菩萨六字大明” , 即“唵嘛呢叭咪吽” , 大致意思就是“皈依观世音菩萨!希望您的大力加持 , 使我显现清净无染、随意变现的自性功德 , 到达我想去的任何境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