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七月半的水”,啥意思?水有啥可怕的?( 二 )


民俗说法 , 中元节地狱之门将打开 , 众鬼魂跑到人间"放放风" , 以接受阳间亲人的缅怀和祭拜 。有家人的鬼就会回家看看 , 孤魂野鬼只能游荡人间 , 四处徘徊寻些吃的 。
因此中元节(鬼节) , 民间普遍有祭祀鬼魂的习俗 , 放河灯为亡魂照路 。其他又如焚纸钱、祀亡魂、祭祖、祭土地等活动 。另外 , 道观也会举行盛大法会 , 以祈福或超度 , 诸如此类 。
②"七月半的鬼"来源
反复其道 , 七日来复 , 天行也 。丨易经
古人说法 , 七为复生之数 。天地之间阳气绝灭 , 经七天可复生 。古人认为这是天地运行之道 , 故"七"又表示阳数和天数 。
14即二七 , 故民间选择7月14日(三个七)来祭拜祖先 , 古人认为这天亲人亡魂会回家看望 。所以此习俗和复生数"七"有关 。
另外 , 农历七月初秋 , 周朝时祭祀文化就有"秋祭" , 以贺丰收 , 酬谢大地 , 并以告祖先 。
中元节为道教说法 , 最初和追怀先人的祭祀传统有关 , 文化核心为祖祭和时祭 , 表孝敬于先人 , 表感恩于大地 。后来祭祖习俗慢慢发展成普遍性的祭鬼魂活动 , 就有了民间"鬼节"之说 。这点反应了民间恻隐之心和文化包容 。
③"七月半的鬼"不吓人
上面说了 , 鬼节来源于祖祭和时祭 , 后发展成世人对亡魂的祭拜 。祭拜由特定对象变成普遍群体 , 民俗文化的演变反应了人们的善念 , 如放河灯和祭祀品 , 为鬼魂祈祷等 。
古人相信 , 天地之间万物有灵 , 鬼魂也是 。人们认为这天的鬼不会害人 , 只是接受民间缅怀和祭祀 , 自然也就没必要害怕鬼 。
话说"鬼节"只是一种民俗文化 , 它属于精神层面 。人们很清楚现实世界并没有鬼 , 当然不用害怕 , 实际上装神弄鬼的人才更可怕 。
"七月半的鬼"接受民间祭拜 , 是虚幻的精神寄托或缅怀 , 人们当然不用怕 。
另有一说"不怕七月半的鬼 , 最怕端午节的水" 。"端午节的水"指雨水 , 端午节正是麦子成熟时 , 几天风雨交加麦子烂地里了 。
"七月半的水"之水 , 则指江河湖塘水库等水域概念 。"七月半"只是说法 , 泛指农历七月 。
七月南方时有台风盛行 , 有时出现"倒黄梅"天气 , 这些都容易带来大量雨水 。"巴山夜雨涨秋池" , 河塘水库跟着涨 , 都是隐患 。
南方阴历七月 , 夏暑未消 , 总有人好野游玩水 , 酷热使人放松警惕 , 或导致意外发生 。一层秋雨一层凉 , 雨多水涨 , 野外水域复杂 , 水越深越凉 , 一旦出现抽筋 , 高手又怎样?
搁当今说 , 七月正处暑假 , 学生们如出笼的小鸟 , 家长是关不住的 。年轻娃娃好奇又缺乏生活经验 , 这是最大隐患 , 年年出悲剧 。记得 , 有个词叫"水纹变化" , 它不是一直不变的 。
"秋江水落白鱼肥" 。七月北方下水游泳的很少了 , 但野钓的很多 。不知为啥 , 现在什么人都得学会钓钓鱼 。常在河边钓 , 哪有不滑脚?
前几天新闻 , 父子俩野塘钓鱼时失足落水 , 据说还不会游泳 。小编看那塘边水草丛生 。水冷草缠人慌 , 俩人悲剧了 。实在想钓鱼也要约好伙伴 , 做好防范措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