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12年搬家13次,43岁的她终于送给女儿3000平米超大花园( 二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三圣乡“海蒂的花园”(已拆除)↑经过一系列筹备,“海蒂的花园”顺利落成。每一年冬天,海妈都会把所有挣的钱,用于花园的再次建设和翻新上。随着海蒂一天天长大,她给女儿打造的“大玩具”也越来越多:生态水池、蔬菜花园、小木屋......一应俱全。海蒂2岁时,妹妹噜噜出生了。她对妈妈说:“我们把花园的名字改了吧,加上妹妹的名字,就叫海蒂和噜噜的花园。”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海蒂和妹妹噜噜↑不过这一次,一向疼爱女儿的海妈却没同意改名。她把“海蒂和噜噜的花园”这个名字,留给了她在成都双流筹划的第二个花园。“海蒂的花园”是海妈园艺梦想开始的地方,承载了无数家的回忆,所以她想把“海蒂的花园”这个名字,永久地留存下来。但命运偏和她开个了玩笑。前年冬天,全国整治大棚房,花市需要整体拆除。海蒂的花园也不例外。花园被拆除的那一天,是海蒂心中最难以忘怀的痛苦记忆。一家四口曾经居住过的红砖房子,在挖掘机面前不堪一击,轰然崩塌。海妈大病了一场。她觉得,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被永久地抽离了。为了女儿,按下“重启键”在休养一年半后,海妈决定重新振作。她看到地里的野花野草,不顾一切,向死而生,她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再去舔舐伤口。家人的支持,是海妈最大的支柱。最初开花店时,她没钱雇太多人。得知她的难处,两位老人二话不说,卖光了老家的猪和苞谷,直接来成都帮忙,一帮就是十几年。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海外公”做小木屋,“海外婆”剪残花↑在“海蒂的花园”被拆除后,丈夫撑起了新花园的筹备工作:办手续、招员工、谈合作、搞运营......这让海妈得以发挥专长,安心种花。经过6个月的奔波劳碌,“海蒂和噜噜的花园”终于建成。这座全新的花园,占地3000平方米,分为十个主题小花园。走进院子,粉色的龙沙宝石爬满墙垛,紫色的蛇鞭菊与观赏草相伴挺立,在樱草、月白、橘红、绛紫等各色草木的映衬下,怡然自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双流“海蒂和噜噜的花园”↑与其他花园不同,为了做品种测试,海妈坚持不打农药。年复一年,夏季暴雨、冬日霜冻,花园里的每一株植物,都完全暴露在恶劣环境中。“我想测试植物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实践证明,植物有应变能力。”在海妈看来,虫子也是花园生态一份子,不可或缺。“我想送给女儿的,不是一座矫饰过的‘盆栽’;而是一个真实而纯粹的生态。”为此,她把“海蒂的花园”里的生态水池,也复刻到新花园里。每到夏天,水池就成为整个花园的焦点,睡莲可以盛开四轮,荷花带着丝丝盛夏的气息,不断抽出新的花箭。水池不仅用作小动物的水源,也引来无数青蛙和蜻蜓。在这座花园里,万物共生,向上生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