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孩子吃奶的时候奶很多,用吸奶器却吸不出来呢?( 三 )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 , 孩子用嘴巴吃母乳能够明显的听到孩子吞咽的声音 , 而且宝宝也能够吃饱 。但是换做用吸奶器去吸母乳 , 就会发现母乳很少甚至没有 , 很多妈妈就会开始担心 , 自己是不是母乳不够 , 并非如此 。
之所以用吸奶器母乳变少 , 是因为妈妈们在为母乳的时候孩子除了直接吮吸母乳 , 妈妈的皮肤会感觉到宝宝身上的温度 , 眼睛会看着宝宝的可爱的小脸 , 甚至可以听到宝宝吃母乳的声音 , 这些表现都可以有效的刺激大脑中的下垂体分泌出泌乳素 , 泌乳素越多 , 母乳也会越多 , 所以每次宝宝吃奶都会大口大口的吞咽 。
但是吸奶器就不一样了 , 吸奶器只是机械的去吸出母乳 , 在这个过程中 , 妈妈们并没有和宝宝亲密接触 , 大脑没有接收到信号 , 就不会生产出更多的母乳 , 所以吸出的母乳总是有限的 。这并不代表妈妈母乳不够 。
如何改变:
①每次使用吸奶器的时候可以拿着宝宝的相片 , 看着宝宝的相片去想着宝宝 , 可以促进身体泌乳素的分泌 。
②或者每次吸母乳的时候 , 可以就在宝宝身边来吸 , 多尝试几次 , 母乳的量就会回来 。
刚刚开始母乳喂养的新手妈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 每天都会有明显的涨奶 , 有时候宝宝吃不急 , 或者没有来得及吸出来 , 就会出现乳房肿胀 , 甚至出现乳腺炎 。但是这种情况在3-6个月之后 , 开始逐渐减少 , 一旦妈妈们没有了涨奶的感觉 , 就开始担心 , 这是不是代表着自己母乳减少 , 应该追奶了?
并不是 , 母乳在进入3-6个月之后 , 因为宝宝逐渐长大 , 吃母乳的时间变得更加的规律 , 时间间隔增加 , 大脑接收到的信号开始变得越来越规律 , 所以母乳的分泌开始进入了“供需平衡” 。
也就是说之前因为宝宝频繁吮吸 , 大脑因为接收到的信号比较频繁 , 会不停的分泌泌乳素 , 宝宝吃奶时间间隔拉长 , 大脑已经开始习惯这种频率 , 泌乳素的分泌也会更加规律 , 所以不会再出现泌乳素过多而导致的涨奶 。
一旦出现供需平衡并不是母乳不够 , 所以也不用开始追奶 。
新手妈妈都会经历漏奶的过程 , 很多妈妈会发现自己晚上睡一觉 , 整个身子底下都湿了 , 还会以为是宝宝尿床了 , 才发现自己的衣服也湿了 , 这就是漏尿 。老人认为漏奶是气血虚 , 所以才会出现 。
事实上 , 漏奶是因为泌乳素持续不断分泌造成的 。尤其是宝宝在吃母乳的时候 , 吃着一边 , 另一边就会开始漏奶 , 这是因为此时泌乳素开始大量分泌造成的 。这种情况在母乳供需平衡之后就会逐渐减少 , 直到自主消失 。
也就是说漏奶只是阶段性的 , 且是大部分母乳妈妈都会经历的 , 这个过程会随着母乳的喂养而逐渐消失 。
漏奶时的注意事项:
①可以使用溢乳贴 , 避免漏奶的尴尬 , 也会更加的干净卫生;
②可以在喂母乳的时候 , 一只手去堵住另一边没有开始吃的母乳 , 过上一会 , 漏奶就会停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