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能向破案者提供成功的机会,而在古今小说中细节当是灵魂 。有人说阅读中有时会忘记人物、情节、题目,惟有一些活过来的细节留存记忆,甚至混入真实的记忆中 。这是很有道理的 。
《聊斋志异》的三大主题是:
1、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 。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
2、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
3、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
扩展资料:
《聊斋志异》创作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 。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大约在四十岁时,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聊斋志异》 。
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 。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
《聊斋志异》作者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
【为何《聊斋志异中的疑难案件》一书受到一些人的重视?】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 有哪些与禅有关的电影
- 电影花木兰剧情
- 速度与激情6主题曲
- 你是风儿我是沙是什么歌
- 反映华人在海外题材电视剧推荐
- 何以笙箫默演员表
- 用侧柏叶洗头怎么洗?
- 藏戏主要内容
- 为何要注意过重或肥胖的问题?
- 歌曲《同桌的你》配什么视频比较有感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