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十五中元节,到底是风俗还是封建迷信呢?( 三 )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道教文化及外来的佛教文化的碰撞,才有了如今的中元节 。2010年5月18日,在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入选项目中,香港特别行政区所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成功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推广的一个窗口 。
为什么说是迷信,说迷信的人,为什么死了人要烧纸呢,为什么你家里人结婚要挑个好日子呢,为什么不挑个破日呢,为什么还要给你祖宗上坟呢,不要老是迷信迷信的,这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都有讲宄的
今天刚好是七月十四,每年的今天都是个传统节日,俗称: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历史十分悠久,起源于北魏时期,又被称为鬼节、佛教称:盂兰盆会 。到了中元节这一天,民间有很多的习俗,比如祀亡魂、放河灯、焚纸人,放鞭炮等,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列为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任何节日都有它的由来,这是教导我们不忘初心,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就好 。
中元节,别名又称七月半、祭祖节 。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祭祀 。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我家人每年都会在七月半亲手做一种食物,并拜祭先人 。
所以该节是一种文化传统,而非所谓的迷信 。
起源于封建迷信,演变为民俗文化 。
中元节是风俗而非迷信
从小就知道农历七月半给亡灵烧纸,没听说过有别的功能,至于少数民族的,或者古书记载的庆丰收,不得而知 。烧纸不是迷信是什么?网上设祭坛,一样可以祭悼先人的 。
鬼节真是无稽之谈,作了“鬼”,喝了“孟婆汤”,就忘了前世的事,怎么会找到原来的家?收到了子孙敬孝的钱財,存放在哪里呢?如果转投了胎,这些钱还在吗?哎!无非是“寄托我们的哀思”吧 。
是祭祖亦或为父母辈的祭奠,被指为封健迷信活动了,何为继承发扬呢!我辈很是迷茫……[捂脸][捂脸][流泪]
【七月十四、十五中元节,到底是风俗还是封建迷信呢?】你可以数典忘祖,但是你骨子里中华的血液和几千年的传承依然在那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