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史上,宋仁宗的长女福康公主的结局如何?( 四 )


朝中谏官们则紧紧抓住公主夜叩宫门之事不放,认为公主夫妻不睦、婆媳失和,都是身边内臣侍从行为不谨、挑拨离间所致,应该从重治罪 。以司马光为首的谏官们,先后上《论公主内宅状》以及《正家札子》等奏折,请求仁宗以祖宗家法制度来戒饬公主,以敬国法 。
仁宗平生最在意的是朝中谏官的上疏和言论,而且女儿确实也是闹的不像话,于是他改变主意,做出惩治决定:福康公主的封号由兖国公主降为沂国公主、随侍的內官、保姆、宫女等全部遣散,梁怀吉被发配到西京洛阳打扫宫苑 。而驸马李玮在罚铜之外,被命令闭门读书,非诏令不得外出,李玮母杨氏交兄长李璋赡养(其实就是管教,李璋又不是杨氏所生,杨氏无非就是其父李用和的一个小妾而已) 。
身边的内臣随侍被全部赶走后,福康公主大受刺激,一直以来备受宠爱、骄横傲慢的她第一次遭受如此重挫,对于父皇的处置恼怒不已 。在这种挫败感的刺激下,福康公主基因中的精神疾病因子被诱发(其祖父真宗、父亲仁宗都曾经发生过精神疾病),行为神态突然失常,在宫中纵火、上吊、投井自杀,大闹不止,已然成了疯颠之人 。
公主的生母苗贤妃见女儿成了这个疯疯癫癫的样子,怒气冲天,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到李玮的头上,派心腹內官王务滋去李玮的府上担任府监,准备找他的过失,加以治罪,并趁机结束他和女儿的婚姻 。但是李玮性格木讷而老实,没有什么把柄可以抓 。不肯罢休的苗贤妃于是向仁宗请旨,要用毒酒将李玮毒杀 。仁宗对于母家还是有深厚感情,没有同意这个要求 。不过他同意了福康公主从公主府搬回皇宫居住的请求,并让李玮出外知卫州,意在躲开苗贤妃的报复 。
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在暗地里得知弟弟李玮几乎要被毒杀的消息后,他的兄长李璋立即向仁宗提出了“臣弟玮愚不足以承天恩,乞赐离绝”的请求,代弟弟李玮主动提出和福康公主解除婚约,“和离”以避灾祸 。仁宗知道表弟的良苦用心,在内疚和痛惜的心情下,同意了他的请求,免去李玮驸马都尉官职、降为建州观察使,依旧知卫州 。福康公主则继续留居于皇宫大内 。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宋仁宗赵祯驾崩,时年五十四 。因为没有亲儿子,所以他以堂兄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为皇子、嗣子,改名赵曙,承袭大统 。仁宗去世后,皇子赵曙继位,即宋英宗 。在英宗即位前后,身为殿前司都指挥使的李璋坚决站在新帝一边,并立下大功,李家成为英宗朝的新贵,在朝中根基更加稳固了 。
英宗登基后,晋封名义上的妹妹福康公主为越国长公主,但是没有让她继续留居皇宫(皇帝的妹妹一直住在皇宫内,实在也不好安排),而是遣送出宫,安置在驸马李玮的府邸中,不过英宗为了保护妹妹,命令李玮平日里不要和公主见面,以免刺激公主 。
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驾崩,福康公主名义上的侄子赵顼即位,即宋神宗 。神宗晋封福康公主为楚国大长公主,并厚加赏赐,以安慰这个婚姻不幸的姑母 。
熙宁元年(1068年),神宗取消了驸马“升行”制度,此后宋朝驸马不再提升辈分,所尚公主也得以舅姑之礼侍奉公婆,福康公主因此在名份上被明确为李家的儿媳,想要和李玮再次和离的可能性愈发渺茫了 。
同年,安州观察使、驸马都尉李玮以自己无后为由,向神宗请旨,要把兄长李璋的第十一子李墦过继为养子,神宗同意了姑父的请求,授李墦为供备库副使,赐名承徽 。
熙宁三年(1070年),和驸马李玮早已形同陌路的福康公主在度过了十三年名存实亡的婚姻生活后,郁郁而终,时年三十三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