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楚、吴、越很热衷扩张土地,而晋、齐、宋、燕只顾一亩三分地呢?( 三 )


【为什么秦、楚、吴、越很热衷扩张土地,而晋、齐、宋、燕只顾一亩三分地呢?】楚国从五十里地起家,最为桀骜,敢于率先称王,消灭江汉各诸侯国后悍然北上,与晋国逐鹿中原,直到战国末期仍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

为什么秦、楚、吴、越很热衷扩张土地,而晋、齐、宋、燕只顾一亩三分地呢?

文章插图
吴越扩张方式类似,都是安定好江浙老家,解决西面的楚国威胁(灭国与和谈),然后就是北上中原争霸了,可吴越离中原的距离过远,吴国因为北上被越国钻了空子,亡了,越国因为北上损耗国力,被楚国吞了 。
最后的是燕国,燕国并不是不想参与中原争霸,只是实力不济,打不通路,最为高光的时刻还是战国时期,一方面联军攻齐,打得齐国只剩两座城,另一方面进击东胡,扩地千里 。
燕国的行动证明了,能不能迅速扩张,除了实力以外,还要看地缘,把燕国放到宋国那个位置,打死都不可能括地千里 。
春秋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化的过渡时期,也是各诸侯国开疆拓土、争夺霸权的时期 。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和畜力耕作的逐步推广,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人口不断增长,各诸侯国对于土地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于是,秦、晋、齐、楚、燕、吴、越等大国纷纷扩充军备,向周边蛮族展开进攻,逐步蚕食土地,安置新增人口 。
秦国从秦武公开始就不断进攻西边的戎族,先后消灭了邽戎和冀戎 。秦穆公即位后,任用戎族人由余为谋士,向甘肃、陕北的戎族展开持续进攻,消灭白戎、乌戎,开地两千余里 。到战国秦献公时期,秦献公任用商鞅,奖励耕织,赏赐军功,消灭河西地区的义渠蛮,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 。
晋国也不甘人后,积极开拓版图 。晋献公建立上下两军之后,就派太子申生统带下军去攻伐东山皋落氏 。随后晋献公亲率上军攻灭虞国和虢国,并向北方的狄族展开进攻 。在这个时期,晋国十分强盛,西面据有黄河西岸,与秦国接壤,北边占有狄族故地,东面一直到达河内 。
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国,姜太公到齐地后,首先消灭了与他争夺土地的莱夷,然后征伐南边的淮夷,将国都定在了营丘 。齐桓公当政后,任用管仲、鲍叔牙等人,得以称霸诸侯 。称霸期间,帮助燕国征讨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 。并且赠送国土给燕侯,使燕国的疆域扩大了不少 。
周初的时候,楚国的祖先被分封在楚地 。楚地远离中原,偏僻狭隘 。于是各代楚王纷纷向周边发展,先后攻灭汉水东边十余个小国,又攻伐南方的濮人部落,将百濮之地收入囊中 。通过不断拓地,楚国最终成为战国时期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
吴、越两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很早就建立了相当规模的步兵和舟师 。不断向浙江、福建、江西的东夷和南蛮部落发起进攻,使两国的版图大幅扩张 。到春秋末期,越国攻灭吴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进军中原,争夺霸主之位 。
郑、宋、鲁、卫等国由于地处中原,兵少力弱,周边也没有多少蛮夷部落,所以基本没有开疆拓土的机会 。在整个春秋时期,被边陲大国蚕食鲸吞,国土日蹙,最终难逃灭国的命运 。
千年依旧,鉴往知今!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都有一个特点,只要在中间四战之地,哪怕强盛如魏国,当君主个人素质出现下滑的时候,很快就会泯然众人,主要是地缘形势所影响,题主所说的宋国就是如此,被齐、魏、楚分别包围,所以不是不想,非是不能 。
而边缘国家大多都会向外夸张,最后发展成大国!周边所指何处?春秋战国来说,主要有四个方向: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