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1.月经期
月经期为周期的1~4天 , 此时的子宫内膜是最薄的 , 因为来月经时 , 雌激素水平和孕酮水平是直线下滑 , 导致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全部脱落 , 只剩下基底层 。
2.增生期
增生期又称卵泡期 , 为月经周期的第5~14天 。在增生的后期 , 子宫内膜的厚度有3mm至5mm的样子 。
3.分泌期
分泌期又称黄体期 , 为月经周期的15~28天 , 在这个阶段中 , 随着月经的来潮 , 子宫内膜的厚度一直在增长 , 直至增厚到10mm的样子 。
此时卵若受精 , 内膜继续增厚 , 卵若未受精 , 卵巢内的月经黄体退变 , 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下降 , 内膜脱落又转入月经期 。
如果怀孕了 , 内膜会去哪?
如果子宫内膜等到了新生命的着床种植 , 它就会慢慢地朝另一种人生发展 , 变成脱膜 。胚胎与子宫肌层之间的脱膜又叫做底脱膜 , 后期它会变成胎盘的一部分 。
子宫内膜是构成子宫的宫体壁的三层组织之一 , 宫体壁由3层组织构成 , 由内向外分为子宫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 。子宫内膜层衬于宫腔表面 , 无内膜下层组织 。
子宫内膜分为3层: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 。
内膜表面2/3为致密层和海绵层 , 统称为功能层 , 受卵巢性激素影响 , 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 。基底层为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不受卵果性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变化 。
(一)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
(二)子宫内膜的生物化学变化
(1)留体激素和蛋白激素受体
1)甾体激素受体:增殖期子宫内膜腺细胞和间质细胞富含雌、孕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在增殖期子宫内膜含量最高 , 排卵后明显减少 。孕激素受体在排卵时达高峰 , 随后腺上皮孕激素受体逐渐减少 , 而间质细胞孕激素受体含量相对增加 。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的平滑肌细胞亦含有雄、孕激素受体 , 且呈周期性变化 , 以黄体期两种受体含量最高 , 提示子宫血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亦受甾体激素影响 。
2)蛋白教素受体:子宫内膜上皮和腺上皮存在HCG/LH受体的表达 , 功能尚不清楚 。子官内膜中亦存在生长激素受体/生长激素结合蛋白的表达 , 可能对子官内膜发育有一一定影响 。
(2)各种酶类 :一些组织水解酶如酸性磷酸酶 。B-葡萄糖醛酸酶等能使蛋白质 , 核酸和盐多糖分解 。这些酶类平时被限制在溶酶体内 , 不具有活性 。排卵后若卵子未受精 , 黄体经-定时间后萎缩 , 雄、孕激素水平下降 , 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增加 , 多种水解酶释放入组织 , 影响子官内膜的代谢 , 对组织有破坏作用 , 从而造成内膜的剥脱和出血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系统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PA)/纤常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系统等也参与子宫内膜的剥脱过程 。
(3)酸性黏多糖 :在雌激素作用下 , 子官内膜间质细胞能产生-种和蛋白质结合的碳水化合物 , 称酸性黏多糖(aid mppachaideP)雄激素能促使AMPS在间质中浓缩聚合 , 成为内膜间质的基础物质 , 对增殖期子宫内膜的成长起支架作用 。排卵后 , 孕激素可抑制AMIPS的生成和聚合 , 促使其降解致使子宫内膜站稠的基质减少 , 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 有利于营养及代谢产物的交换,并为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做好准备 。
- 午餐减肥吃什么?
- 独门烂豆汤 让你2周狂瘦9公斤不是梦
- 10个比节食还有效的减肥秘诀
- 减肥什么运动效果最好?大家减掉以后会反弹吗?
- 气场强的人会有哪些表现?
- 如果美国债务违约会发生什么?
- 女孩子想要的偏爱是什么?
- 说人糊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
- 伏地魔为什么没有鼻子
- 飞机托运的行李是跟坐的飞机一起走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