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曲艺
厦门的民间曲艺,流传甚广,历史悠久,题材广泛 。有描写日常生活,倾诉男女爱情的,有再现劳动场景,传播知识趣闻的,但基本上没有文字记载 。近几十年来,曲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作品 。厦门民间流传的曲艺种类很多,主要有南曲、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和答嘴鼓等 。在现代化的厦门,感受一下颇具特色的地方曲艺,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
南音
又称“南曲”、“南乐”、“南管”、“管弦” 。它保留晋唐古乐特色,融汇中原、西域及宋元明南戏、杂技、传奇词曲的精华,有定型严格的音韵格律,被誉为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 。演奏形式有指、曲、谱三种,主乐曲有琵琶、洞箫、三弦、二弦4件,此外还有拍板、唢呐、云锣等 。南音成为亚太地区最古老的乐种 。被称为“珏璋古乐,雅典之音,华夏正声,国中之宝 。”
南曲的艺术风格古朴典雅,委婉缠绵;音乐节奏徐缓,旋律与唱词的配合常为一字多腔,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收音归韵 。这一独具一格的乐种不仅在厦门、泉州一带流行,还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备受欢迎,海外乡亲更借南曲乡音寄托其爱国思乡之情 。代表作品有《梅花操》、《八骏马》等 。
歌仔戏
芗剧是用闽南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一般分生、旦、丑、净等四个行当,表演细腻,用语幽默诙谐 。唱腔属民歌曲体,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唱腔淳厚,富有闽南风土气息 。曲调有杂碎调、七字调、杂念调以及民间山歌、“十二送哥调”、“扭扭动”等小调,共上百种 。主要伴奏乐器有壳子弦、大广弦、台湾笛、三弦、月琴、鸭母笛等 。该戏流行于闽南、台湾和南洋华人聚居地,其曲调来自民间,是流散在街头、茶室的曲调;唱词是群众的语言,灵活机动,可长可短 。传统剧目有500余本,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戏《三家福》、《安安寻母》、《白蛇传》、《火烧楼》及现代戏《碧水赞》、《武夷英烈》等 。
高甲戏
又名“戈甲戏”、“九角戏”,亦称“大班”、“鼓班” 。高甲戏产生于清代中期,是泉州民间娱乐表演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 。它把昆腔、四平腔、戈阳腔、徽调、京剧、木偶戏和梨园戏、南音等地方音乐戏曲兼收并蓄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和唱腔 。其丑角表演艺术被誉为“戏剧艺术宝库的珍品” 。题材多取自于古老的民间传说,如《陈三五娘》、《王虎平西》等,在厦门及闽南乃至海外早已是家喻户晓 。其特点是常用插科打诨的对答形式和风趣、幽默的韵语对唱,使人发笑,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
如果想欣赏歌仔戏、南曲、高甲戏等厦门传统戏曲的话,可以到地处厦门市中山路的人民剧场,以传播闽南民间文化为特色的“舞动厦门艺术团”常年在此演出 。
- 沙棘是怎样种植的?
- 厦门老年卡怎么办理
- 在厦门天岩山家园买的林晓晴得到菜,请问这个紫色的菜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 神秘的厦门丧葬习俗
- 厦门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 浅谈随便小吃到底能不能减肥
- 浅谈甘肃民居特点与建筑特色
- 厦门金鸡百花门票
- 厦门装修公司,厨房装修有哪些避坑技巧?
- 详解厦门结婚风俗是什么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