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返回地球时,为何都要抬着走?( 八 )


简单的说是因为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处于失重的状态,身体已经适应了微重力环境,可能会出现直立耐力下降肌肉萎缩等状况,并且宇航员重返大气时,身体、精神以及心理都处于高度压力的紧张下,回到地球后需要重新适应重力环境,所以为了宇航员的安全着想,在返回地球后都会被抬着走,不会让他们自由行走,降低可能出现的危险 。
美国航天局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挑选一对身高体重各项指标都极其近似的双胞胎,然后让哥哥当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生活了一年,弟弟则保持跟哥哥同样的营养以及运动水平在地球上继续生活 。一年之后,哥哥返回地球后,美国航天局就以他们倆研究长期太空生活到底会如何影响我们人类的身体,得出的结论令人非常吃惊,宇航员长期待在太空还有以下这些身体变化:
宇航员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人和物品都是漂浮的,骨骼不必支撑那么多的重量,骨钙含量明显下降,时间更长骨量大量丢失,以致四肢很脆弱 。他们下飞船后有的要扶着离开,有的需被抬着走 。失重是引起宇航员骨质疏松的原因 。在地球上,我们走路,上楼梯,生活都在重力作用下,再加上肌肉的收缩全身骨骼都受到不同的力的作用,这对骨骼的生长,发育维持骨量都很重要 。据研究骨内骨细胞和它周围的一些结构,有感受应力的功能 。并有把受到的应力进行放大,从而引起细胞的生理活动改变,促使骨组织的增长 。一旦失重,这些细胞失去应有的刺激,细胞的成骨活动减少或停止,时间久了,即引起骨质疏松 。
长时间待在太空中,地心引力作用变小,无重力状态下人体的脊椎骨会因此得到舒展,所以在太空中生活一段时间会发现自己比在地球上长高了 。2018年1月9日,日本宇航员金井宣茂就发推特宣布,自己在三个星期内,长高了2厘米,一般情况下,在太空中宇航员平均都能长高2到5厘米不等,不过宇航员只要回到地球,一般几个星期后就会被打回原形了,原来多高,现在还是多高 。
宇航员在太空停留期间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在太空中肌肉缺乏使用,他们不需要用自己的双脚支撑自身的重量,介于宇航员在太空呆的时间过长,身体也就逐渐适应了微重力环境,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定位耐力下降的情况 。
我们会发现宇航员在太空也会每天都要做大量的运动来维持自己身体的机能,但即便如此,骨头变松,肌肉没力这种情况也不可避免 。
太空中的宇航员在空间站工作时会感到大脑的反应速度变慢,据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太空中存在着大量的宇宙射线,这些辐射会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结构 。此外,当宇航员返回地球之后,一段时间内经常会走路不稳,身体不听自己的控制,这是因为太空中重力太小,人体控制平衡的“前庭系统”弱化,回到地球后不适应,一时无法控制身体的平衡 。
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在太空的一年期间,长时间待在微重力环境下,虽然每天会锻炼两个小时,但是研究发现他的心脏重量还是减轻了19%-27%,这是因为在失重环境下身体负荷减轻,造成了心脏萎缩 。此外在太空中待久了的宇航员心脏会变得更圆,据推测也与重力有关,不过这些现象等回到地球就会通过一段时间的疗养就能恢复 。
从太空返回的宇航员甚至会有视力下降的问题,研究人员对27位宇航员进行了研究,他们平均在太空度过108天,发现大约有22%的人眼球后部变平,许多光学异常与颅内高压形成的影响类似,这可能是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 。
总之在太空中呆久了多多少少都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也反映了这些太空英雄的伟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