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时期冤死的五位名将王忠嗣、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陈玄礼如何评价?( 三 )


陈玄礼是李隆基起家班底之一,曾随同李隆基参与了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之后一直负责李隆基安全保卫工作,几十年尽忠职守 。
安史之乱后陈玄礼与太子李亨发动马嵬驿兵变诛杀杨国忠、杨玉环一家,为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 。陈玄礼是少数能陪伴李隆基一生的忠臣之一,马嵬驿之变后也一直陪伴李隆基进入蜀中、回长安、被欺辱,并未因马嵬驿之功在唐肃宗那里得到什么好处 。
从对大唐的忠诚来说,陈玄礼无可挑剔;从对李隆基的忠诚来说,陈玄礼同样无可挑剔 。题目有个小问题,陈玄礼是李隆基回长安之后才病死的,不算是李隆基迫害的 。

唐玄宗时期冤死的五位名将王忠嗣、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陈玄礼如何评价?

文章插图
王忠嗣唐玄宗五猛将中最厉害战功最大的却也和是第一位遭难的,功高震主被玄宗罢夺兵权郁郁而终 。陈玄礼唐玄宗的禁军将领,助其平定韦氏叛乱功在社稷,后又发动马嵬驿兵变诛杀奸相杨国忠灭其满门逼死杨贵妃,太子李亨即位后被封蔡国公后遭奸宦李辅国陷害被肃宗派人活活勒死 。高仙芝大唐异族猛将之一,骁勇善战屡立功勋屡挫强敌,可惜被奸宦边令诚进谗诬害又因平叛失败终于和副将封常清一起双双含冤被斩首于军中饮恨惨死 。哥舒翰大唐又一异族猛将,奉旨取代高仙芝抵御安史叛军,可惜兵败落于敌手后为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所杀 。五位玄宗时期的猛将都结局悲惨无一善终 。
这个问题不够严谨 。
王忠嗣是唐玄宗猜忌疑心贬官后“暴死” 。高仙芝和封常清则是讨伐安禄山失利后被冤杀 。哥舒翰是被安禄山打败后投降安禄山,被安禄山儿子所杀 。陈玄礼活到终老 。
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五位将领:
王忠嗣是忠良之后,他的父亲与吐蕃作战时战死 。王忠嗣从小被唐玄宗收养,和太子李亨一起长大 。王忠嗣成人后武勇过人,遂到军中效力 。或许是为父报仇的缘故,他悍不畏死,多次立下战功 。
王忠嗣一生战吐蕃,伐契丹,败突厥,开疆拓土,战功无数,累功升官至四镇节度使 。威名声震边疆 。
唐玄宗老年时疑心很重,对权力看的更重 。王忠嗣因为珍惜数万士兵的生命,反对唐玄宗攻打吐蕃石堡城,已使唐玄宗对他很是不满 。宰相李林甫又诬告王忠嗣,说王忠嗣和太子李瑁关系要好,王忠嗣想拥太子李瑁为帝 。这触动了唐玄宗对权力极为敏感的神经,将王忠嗣抓捕并要处以极刑 。接替王忠嗣任陇右节度使的将领哥舒翰以官职担保,才保住了王忠嗣的性命 。王忠嗣被贬为太守 。
第二年王忠嗣暴死 。死因不明 。
据史料记载,王忠嗣多次上疏奏言安禄山会叛乱 。唐玄宗都没有理睬 。王忠嗣死后,不到五年安禄山叛乱 。
笔者认为:王忠嗣暴死是由唐玄宗、李林甫所为 。
如果王忠嗣不死仍受重用,安禄山不敢造反,即便造反,也不会造成那么大的灾祸 。
高仙芝是主将,封常清是副将 。两人配合默契,远征帕米尔高原,征服大孤律,小孤律(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境内),彻底打败吐蕃联盟 。使唐朝区域达到顶峰 。
安禄山叛乱时,二人奉命带兵征讨,在洛阳被安禄山精锐部队打败 。被迫无奈退守潼关 。因得罪了监军太监,二人被诬告故意撤退 。被唐玄宗军前冤杀 。
后来证明二人退守潼关,拱卫长安的军事策略是正确的 。
高仙芝和封常清二位将领,守卫西域,打败吐蕃,开疆辟土,立下赫赫战功,却被唐玄宗听信谗言,以一次战败为由斩杀 。唐玄宗的昏聩可见一斑 。
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杀,极大地影响了军心和民心,导致后面的一些将领丧失了拼死抵抗的信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