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有没有普通人写的名诗?你喜欢哪首?( 四 )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这样的诗句真的可以传颂千年 。
诗是文字的精华 , 好的诗人是人中龙凤 。希望我们能从他们的诗中 , 有更多的收获 。
介定是否是名作的标准 , 是读者和时间 。
所以说 , 古诗词中不乏普通人所作的名篇佳作 。他们即不是轰动于诗界 , 名噪于当世的诗人 , 也不是身世显赫的达官贵人 , 惟一普通之人 , 平常百姓矣 。
要说喜欢 , 还是喜欢宋朝无名氏的这首《眉峰碧.蹙破眉峰碧》:
蹙破眉峰碧 。纤手还重执 。
镇日相看未足时 , 忍便使 , 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 。风雨愁通夕 。
窗外芭蕉窗里人 , 分明叶上心头滴 。
《眉峰碧》又名《卜算子》 , 《百尺楼》 , 《楚天遥》 , 是流传千古 , 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盛赞的待作 。一代诗词大家柳永曾提此词于壁间 , 反复琢磨 , 细细深究 , 爱不能释 。
有普通能如此无名无姓者不乏其人 , 如唐 , 无名氏所作《全缕衣》 。宋 , 无名氏所作《月儿弯弯照九州》 。宋 , 无名氏所作《九张机十九首》等 , 无不是普通得连姓名都能使后世所遗忘 , 最普通不过的普通百姓所作了 。
我不知道以下两首诗 , 是不是普通人写的?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普通人写的 。《诗经》的产生有“采诗”之说 , 派遣男六十 , 女五十岁的孤寡老人到民间采诗 ,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故王者不出牖户 , 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 。天子通过这些采集上来的诗观察民情 , 考正政治得失 。这些诗歌最早有3000多首 , 据说由孔子挑选305首编订为《诗经》 , 又称《诗三百》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 ,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 , 又叫“十五国风” , 有160篇 , 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雅”是正声雅乐 , 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 。“颂”是祭祀乐歌 , 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
这些诗歌大多是普通人写的 , 朱熹曾评价《国风》是“民俗歌谣之诗” 。《诗经》中的诗歌虽然都是无名氏 , 但艺术上达到很高的成就 。有很多唯美的句子可以随口念出: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 。
死生契阔 ,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 与子偕老 。
呦呦鹿鸣 ,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 鼓瑟吹箫 。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
投我以木瓜 , 报之于琼琚 。匪报也 , 永以为好也 。
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
一日不见 , 如三秋兮 。
高山仰止 , 景行景止 。
《诗经》反映的是25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的社会生活 , 学习历史不可以不读《诗经》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奠基之作 , 学习中国文学不可以不读《诗经》 , 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诗经》 , 探讨《诗经》 。
古诗产生于民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