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5.5亿年前的寒武纪,才突然爆发出可见的植物和动物,从最早没有骨骼的软体动物,到后来的脊椎动物,从水生动物,到两栖爬行,再到陆生动物,然后从卵生动物进化到哺乳动物,再到灵长类动物,最终变异进化出了人类 。这种喧嚣只有5亿多年 。
最早的哺乳动物出现在1.6亿年前,而哺乳动物真正的爆发是在恐龙灭绝后,也就是距今6500万年以后,人类与动物真正的分道扬镳,只有800万年 。因此按照现代科学来说,不要说20亿年前,就是1亿年前,灵长类,也就是猴子、猩猩、古猿都还没有出现呢,更别说人类文明了 。
那么这些几十亿年前的“高科技”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从远说到近吧 。
这些金属球是一群南非矿工们发现的,有数百个之多,每个直径约1英寸大小,有蓝色金属夹带白色斑点的实心球,也有内部为柔软白色物质的空心球,经过科学家鉴定,这些球的存在于已经达28亿年之久的叶腊石矿中 。更为奇特的是,一些球的围绕着“赤道”刻着一圈圈凹槽线条,有的1道,有的2道,多的有3、4道 。
人们对南非这种金属球的好奇与神秘感,除了球形,更多地来自它们围绕着“赤道”工整的线条,实在无法让人相信这是大自然雕琢出来的 。由此28亿年前就存在文明,地球已经有过多次史前文明的论调似乎找到了证据 。
科学家们当然不会被这种随意猜测所迷惑,它们到达现场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又经过细致的鉴定和分析,得出了真相 。原来这些金属球来自南非奥托斯达尔附近的一个叶腊矿,这种矿由史前沉积的火山灰或黏土生成,这些沉积物在埋葬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压力和温度,通过地质的“变质作用”,就慢慢变成了叶腊石 。而在这片叶腊石矿中,混生着黄铁矿 。
这种金属球,实际上是黄铁矿结核 。在这个叶腊矿中,有两种结核球,一种是黄铁矿结核,这种是埋在在地层深处,没有与叶腊矿混合的黄铁矿结核;另一种是针铁矿结核(FeO(OH),这是混生在叶腊矿中的黄铁矿(FeS2)遇到叶腊石(Al2Si4O10(OH)2)后,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的 。实际上,说是28亿年前,只有形成矿的火山灰和黏土是那个时代的,叶腊石和黄铁矿结石都晚很多,而针铁矿结核就更晚了 。
黄铁矿结核在黄铁矿中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是在地下温度和压力下慢慢变质形成的 。因此黄铁矿结石并非在南非这个叶腊矿中才有出现,世界各地的黄铁矿都有出现 。如我国云南东川、会泽、宜良一带这类结核就不少,那里的人们把这种黄铁矿结核叫“石胆”,受到收藏爱好者们追捧,价格一路飙升,从几千元涨到了数十万元 。
这里的“石胆”比南非那几个球丰富多了,多姿多彩,形状也是千姿百态 。除了椭圆形居多,还有鼎锅形、香炉形、陶罐形、水壶形、瓦坛形、砂煲形、葫芦形等等,颜色则有黝黑、深灰、古铜、粉白等,而且大小不一,大的有好几吨呢 。
虽然真相大白,但有人还是想从中炸出点传奇故事来,尤其是对那个球体“赤道”的线条揪住不放:自然现象怎么可能雕琢出这么精美的线条?
其实这些过于精美的线条还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工雕琢的 。不过这些雕琢的人并非几十亿年前的史前文明人,而是现代人 。说穿了就是人为造假,有的是哗众取宠,有的是为了骗财骗色,也有的纯粹就是好玩或故弄玄虚,能唬住一些有猎奇探秘情结的人,就成就感满满而已 。
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这些图片,就能够看出端倪:那些看似比较原始的,沟槽线条都比较模糊,并不光滑平整,很像自然雕琢的结果;而那些特意卖力展示的才光滑平整 。科学家们说了,如果真的是人工雕琢,是不可能经历数亿年压力和温度侵蚀变质的,早就被磨平或消失了 。
- 工地塔吊指挥是干什么的
- 赵薇:运动减肥招数多
- 倍减音程到倍增音程之间的音数关系
- 肥胖儿多数缺乏营养素
- 为什么新冠毒株会不停地变异?在南非发现新毒株意味着什么?
- “初级断食”该怎么做呢?
- 五灵脂是谁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发现他的人经历了什么?
- 正确断奶的方法
- 专家点评 明星减肥法的健康指数
- 34周岁生胎儿是不是算高龄的岁数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