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近,老话说“新坟不过社,老坟不过清明夜”是什么意思?( 二 )


当然,有人认为这是古人迷信的一种体现,其实,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整个丧葬文化都有些迷信的色彩 。在古人的心里这么做也就是想图个吉利,如果在送葬的过程中被雨水给淋了,也是比较糟心的一件事 。
这句古老的俗语想必大家都听过吧,在一些地区的老人会经常说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 。
这里的年指的是一年当中,寒指的是“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的,后来和清明节合在一起了 。“寒四日”意思是说,寒食节有四天的时间,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 。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一年当中春节、清明节和元宵节这三天是人们上坟祭祖的时间,这三个节日上坟的时间 。寒食节有4天的时间,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这一天有不烧火,不吃肉,要念祖;四月二日填土,四月三日祭祖,四月四日寒食就是不能动火,四月五日清明为踏青游玩;正月十五元宵节可以送灯,十五晚上送不了的,十六晚上要送 。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古人对生和死是非常看重的,往往都是充满仪式感 。
这句话比较好理解,意思是说,清明可以提前上坟,十一送寒衣,可以在之后上坟 。这种说法也是古人为了讨个吉利而说的,没什么特殊寓意,简单了解一下就行 。
一年有两个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 。春社日是汉人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时间不固定的 。秦朝时期就有“春社日”的习俗,到了宋朝的时候规定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2022年的春社日是农历二月十四,也就是公历3月16日 。
“秋社日”,是在丰收之后,报告社神丰收喜讯,来答谢社神,规定把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定为秋社日 。
“新坟不过社”,相传,地府对新亡3年以内的gui都有“优待”,允许他们提早享用亲人的祭品 。所以,给3年以内的新坟扫墓不需要等到清明节 。而,“春社日”是人们祭祀土地爷的日子,为了避免祖先和土地爷争夺供品,要在春社日前去给去世不满3年的新坟扫墓祭拜 。
这句话有点迷信色彩,是农村老人的一些观点和说法,对不对咱不去纠结,只不过就是想讨个吉利而已,想太多了也没啥用,作为了解就可以了 。
“老坟不过清明夜”,这句话比较容易理解,按老辈人的观点,清明节扫墓祭祖,满3年的老坟要在“春社日”之后进行,但最晚不超过清明节当晚 。
全文完,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让更多人了解 。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
新坟不过社,老坟不过清明夜 。这个俗语的主旨是首先要求你要问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呢?为什么新坟不过社,老坟不过清明夜呢?所以要求作者要说出为什么的理由来 。
所谓新坟不过社 。好多人都把它当作春社之日了 。对吗,不对!请问有几家人老后在新春春社日之前当做清明节去上坟祭祀的?有没有?新坟不过社,是指新坟一年之中除了五七上坟,百日上坟外,余下的只有春节和周年祭上坟祭祀了 。清明节新坟自古民间老规矩儿女清明节是不给新坟烧纸送银钱的 。
清明节,新坟三周年以里允许添坟土而不戴帽(坟头脊顶端戴土帽),只添土而不烧纸 。
这里新坟不过社,这个社不指春社日,而是把祭祀烧纸当成家庭社火来比喻的,把不上坟烧纸当作家庭社火来说,比不上坟烧纸雅意的多 。
老坟不过清明夜 。民间有一俗说:早清明,晚十来一(农历十月初一) 。因此,清明老坟添土要提前一至十二天以内(也有不论规矩而早半月一月的都有),一般清明节当天民间只祭扫祭祀而不添土 。而上坟祭祀烧纸一般也是在提前一至七天内进行 。凡是有不便者,可与当日上坟祭祀,即是因为有事耽误而最迟也要在清明当天下午祭祀完成 。尚若过了清明节以后,再上坟已无意义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