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您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吗?( 二 )


又是一年清明时,您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吗?

文章插图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介子推去世当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发现枯柳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
又是一年清明时,您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吗?

文章插图
清明节最常见的习俗是踏青 。清明节正处于仲春与暮春相交时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这个时候人们都愿意到户外去感受春日的生机,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故民间也有踏青节之说 。这个时候柳树也刚好抽枝发芽,人们在外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枝,或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或带回家中插在屋前,久而久之,民间又有了折柳、插柳、戴柳的习俗 。由于春日风光正好,很多地方也利用这个时节放风筝,做一些户外的游戏等等 。当然,最重要的一项习俗是祭祖扫墓,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

此习俗来源于重耳与介子推,春秋时期,重耳流亡国外,衣食无着,介子推割下腿上的肉煮汤给重耳吃,重耳知道后大受感动,后来重耳当上国君,封赏有功人员,却把介子推忘了,然而介子推却甘心隐居,不为名利所累,而重耳执意寻访,介子推始终不见,后来重耳放火烧山,三天之后发现介子推和其母亲抱着一棵树被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就将介子推死去的日子定为清明节,又称寒食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