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是男人更需要女人,还是女人更需要男人?为什么?( 三 )


我若先死,我怕爱人孤苦伶仃,她胆小,会怕 。
我若后死,我怕爱人寂寞,她胆小,会怕 。
我知道,她也是这么想的 。
通常讨论的结果是:如果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我们也风烛残年了,希望最后的画面是我俩抱在一起,同时咽气 。
我们都很需要对方,再换一个,终究不是对方 。
我怕时间太快,不够将你看仔细;我怕时间太慢,日夜担心失去你,恨不得一夜之间白头,永不分离 。
多少人,少年之时退场,多少人,中年之时分离,能一起慢慢变老,真的是最大的福气 。
其实,人老了,正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男人需要女人,女人也需要男人,只是需要的重点不同而已 。男人需要女人,主要是需要在生活起居方面得到照顾;女人需要男人,主要是需要在精神上心理上的陪伴及孤独寂寞的排解 。所以可以说,一个是外在的需要为主,而一个是以心灵上的需要为主 。
至于谁更需要谁多一些,不能一概而论,还取决于各自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经历、心理心态、家庭关系、社会环境等等 。
健康状况:年纪大了,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病痛,但常病的、病重的就更需要健康一些的那人照护 。
生活经历:在成长过程、工作生活中波折多而常常不能自己走出来,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会比正常人更需要得到温暖陪伴 。
心理心态:喜欢社会交往、习惯沟通交流、害怕孤独寂寞的,比习惯安静独立、喜欢自由自在的更需要陪伴 。
家庭关系:与儿女、婿媳、孙甥关系不好、得不到温暖关怀的,比正常人更需要陪伴 。
社会环境:家中无儿孙、婿媳陪伴,周边缺少可交流的亲人、朋友、同事的,比正常人更需要伴侣陪伴 。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人也是属于社会性的动物,因此都会需要得到他人的温馨陪伴和支持帮助,才会有心灵上的慰籍、安宁和生活上的快乐、幸福 。
爱是奉献,而不是交易 。所以,互相之间只要有无私的付出,多一点少一点,都“糊涂”一点更好,而无需计较得清清楚楚,因为精细的分析往往反而破坏了爱的完整性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老了,男人与女人要相互依存,谁也缺不了谁 。近期常常见有人写子女上大学了,50多岁的女人提出离婚,许多人表示支持,认为女人要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种年纪离婚,就一定能获得幸福吗?退休了离开单位,与社会有些脱节了,女人与男人更需要相互扶持 。
另外,更要看个体 。一个比较独立的男性与女性,或许可以靠自己生存得很好,彼此太依懒的男人或女人就很难了 。有的女人从来不做饭,不操心,有男人宠爱着伺候着,很幸福,这种女人一旦一方离开了,日子就过不下去了,请保姆她也无法适应离开男人的日子,同样,有的男人也一样 。
人老了,如果一方离开后,要通过保姆生活,那么男人要比女人过得幸福,他们与保姆更容易相处 。
那些鼓吹女人不需要男人,不结婚自己可以过得更好的人,多半居心不良,人最怕的是孤独,五十、六十岁后,你还能这么说吗?有个病痛上医院,挂个急诊打个电话,揣碗水做餐饭,不都需要有个伴吗?家里更需要有个人聊聊天,这时候那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才真正的有价值;那时,老人有子女的话哪怕有个念想,也是精神支柱啊!
说句心里话,人老了,男人和女人谁都离不开谁,因为子女有她们的事业,长期不在身边,有时老人生病了需要人陪伴和照顾 。古人说的,远亲不如近邻,子女再多不如二老最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