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农历七月初八立秋,但老话说“七月立秋,万物不收”意味着什么?( 三 )


文章插图


所以很多农村俗语放到现在,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 。特别是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天气变暖,气候天气变化太快,有时候天气预报都不一定准确,何况这些农谚俗语呢?你说是不是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时光荏苒,再过两天就是七夕,七夕之后就是立秋,这几天下了大雨,气温也终于降下来,天空中有了秋高气爽的味道,微头条里好友都在为凉爽庆祝,当然庆祝的还有想吃的心 。


今年的立秋是8月8号,农历七月八号 。立秋之后,就进入秋天了 。城里人开始活跃起来,成群结伙地贴秋膘,但农村人仍不能停歇,地里的活还有很多,庄稼成熟之前,天气重要,管理同样更重要 。

今年是农历七月初八立秋,但老话说“七月立秋,万物不收”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过去的农谚都是先人的智慧,经过上千年来总结的规律,特别在二十四节气留下大量的农谚,就拿立秋来说吧 。“立秋,扇丢”说的是气温,后面还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至于题主所说的这句“七月立秋,万物不收”,真的听到的很少 。我猜测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担心秋老虎疯疯癫癫,造成土地干旱,最后导致作物减产,就像今年我们本地这样,春天无雨,夏天求雨,秋天地里的庄稼全旱死了,减产就确定了 。
今年是农历七月初八立秋,但老话说“七月立秋,万物不收”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对于农民说,立秋后气温不要降得太快,特别是中午的气温高,对农作物的生长极其有益,所以秋老虎蹦跶几天是好事,前提是要有降水来配合,一场秋雨一场寒,希望寒得慢一点,雨适合一点,一定别赶上连阴天,否则庄稼就彻底完蛋了 。
俗语必须配合其它的因素来理解,就如这句关乎时间的最好配合天气雨水等情况来综合判断,否则真的是望文生义,判断出南辕北辙的答案,叫树上的知了都笑掉大牙了 。
今年是农历七月初八立秋,但老话说“七月立秋,万物不收”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我喜欢“七月立秋,早晚都收 。七月立秋,样样都收“这句俗语,亲爱的朋友,你呢?
在我们当地确实有一种说法就是,如果立秋是在农历的6月份的话,那么今年的庄家就会获得大丰收,但是如果是在农历7月份立秋的话,可能庄家就会收成很差 。而题主所说的这句农村老话七月立秋,万物不收其实我们这边也有这种说法,而且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比较适合在南方地区,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今年是农历七月初八立秋,但老话说“七月立秋,万物不收”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我们都知道,南方主要是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稻是非常喜欢高温炎热的天气,不过前提是在水份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这样水稻会长得非常的好,而且水稻在立秋节前后刚好处于开花抽穗,灌浆的时候,所以充足的水分和阳光,是保证水稻获得丰收的最佳条件 。所以说虽然现在三伏天非常的炎热,我们人可能会觉得特别的难受,都盼望着立秋,但是其实在农民的心中,他们更希望炎热的天气能够持续稍微长一点时间,而且雨天也能够多一点 。

今年是农历七月初八立秋,但老话说“七月立秋,万物不收”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如果立秋之后天气不热了,也就是说气温变低了,变凉爽了,其实对于水稻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水稻是喜乐的农作物,阳光越大长势越好 。不过去今年的农民说由于今年是在农历的7月份立秋,而且今年是属于早立秋,所以很有可能在今年立秋之后气温会降低,而且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凉快,这样的话对于水稻的生长其实是极为不利的 。而且在南方地区一般七八月份的时候是处于雨水相对来说比较少的时候,再加上气温不高的话,那么水稻很有可能就会减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