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有什么典故?( 二 )


腊八粥食材的比例通常为:
蓬来米占百分之四十,糯米占百分之二十,青菜占百分之十,胡萝卜、花生(黄豆)各占百分之五,豆腐(油豆腐)、油条占百分之五,白果、莲子、芋头三者占百分之五,另外的百分之十衡量情形,可以不要 。
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 。煮粥之前,要把油加热,再放米炒过,随后将炒过的米放进热水锅里煮,就可将花生等材料放进去 。整锅腊八粥有黄亮的油条、白色的豆腐、红色的胡萝卜、黑色的木耳、青色的青江菜,色彩鲜明 。
煮粥之前,有几样东西要先处理 。第一、花生,前一晚先泡水:第二、皇帝豆不容易煮烂,可油炸一下再煮,或是用果汁机打碎,再放油炒过,很快就会熟 。第三、莲子、白果要煮烂 。第四、芋头要炸过 。第五、青菜只要放叶子,不要放茎梗,且不能放太多 。而油条也不能太碎 。
稀饭不能太稠,要能有一点点稀稀的粥汁 。起锅前,要熄火二至三分钟闷一下,再开小火滚一下,让所有食材再融和、熟透一下 。可放胡椒粉提味 。
现在的腊八粥的配料是依个人口味而定的,一般的有大米、花生、绿豆、红豆、莲子等 。其他还有自选辅料的扁豆、红枣、桂圆、山药、百合,枸杞子、薏米、小米、其他豆类、红枣等 。此粥可加糖成甜品,或者加盐 。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意义
吃腊八粥的意义,除了有纪念佛陀夜睹明星成道开悟的意义,还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合作、营养、淡泊、方便、感恩、欢喜(以粥代茶)、结缘等意义 。天津民俗在腊八前一晚,善男信女捻豆做粥,每捻一豆,曰结缘豆 。因此做一诗:“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善念佛声生结善缘 。”
腊八节的传统习俗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 。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 。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 。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
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
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
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 。
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 。部分地区很隆重 。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 。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 。
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
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 。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
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
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 。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 。
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 。
也因此,腊八蒜虽然好吃,市面上却没有卖的 。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并且也给自家算算账,看看这一年的开支,有多少积余,盘算该花多少钱置办年货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