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穷的人,一般都是性格缺陷或者阅历太少所致”,你怎么看?( 三 )


前几天看一个视频挺有意思,说的是“为什么现在的富人很多是地主的后代”,这也引起了我的兴趣 。“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我经常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发现个满有意思的现象 。比如村里有一家,以前他父亲当过队长,在村里办猪厂 。现在他孩子长大了,虽然上过大学当过监理,要是一般人肯定是踏实工作 。但现在他除了工作外,还在内蒙那边包了一大片地种树,前几年还搞过房产中介 。另外有一家以前他妈妈年轻时,除了纺织厂上班外,家里还养蚂蚁 。现在他孩子呢,除了铁路的工作,还搞小额贷 。我就在感叹,这些事我反正是干不来,倒不一定是我不想干,就算干家里也不会支持,我家几代都是教书育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认真学习找份稳定的工作 。

“一直穷的人,一般都是性格缺陷或者阅历太少所致”,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那时候老师赚的真的少的可怜,工人2000,老师3、500 。父亲想贴补加用,取了一筐梨来卖,但他一个教书的,哪里舍得下脸来叫卖,最后的结果就是一筐梨烂了大半都没卖出去 。有一次,家里韭菜多了奶奶让我和我哥割了去卖换点钱,8分钱一捆,后来来了一个大户要包圆,让便宜一分 。我哥很痛快的就答应了,我就很不能理解,这样不就少赚好几分,为这事还跟我哥吵了一架 。你看看我哥毕竟以前卖过地里多的菜,就知道薄利多销的道理,而我就没有这个概念 。
“一直穷的人,一般都是性格缺陷或者阅历太少所致”,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也可以发现了 。阅历不足还可以提高,但如果思想上不足,就很容易陷入贫穷的循环而无法自拔 。父母的思想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一旦思维固化起来,就容易陷入一个怪圈 。就像网上说的“扶贫送去的羊,却被贫困户给吃了,再送再吃”,这种情况就是一种明显的导致一直穷下去的思想 。
“一直穷的人,一般都是性格缺陷或者阅历太少所致”,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子承父业
穷人富人,有的人一开始就是喊着金钥匙出生的,所以他的性格怎样都无伤大雅,有的人一开始就是出生贫困家庭,很多通过能力去改变命运,中国穷人太多了,有的人阅历多但是能力不够,有的人性格好,只是被欺负的对象,我看过一部电影《幸福来敲门》超级好看,里面男主就是一开始很穷,看到做股票经纪人过得很好很幸福,就去追逐,代价是妻子离开,自己肚子待着儿子过了6个月颠沛流离的日子,最终在300个人脱颖而出,获得了股票经纪人的转正,这个男主有毅力和想法,才成功,而如今,流量横行的时代,很朵大爷大妈,你不知道网红流量背后真实的性格是怎么样,只是包装成大众喜欢的样子去挣钱,比我们这些矜矜业业上班的人赚得多多了,所以说,你和钱可能只是差一个契机……
这些言论都属于成功学散布的毒鸡汤,别信 。
1、穷和富,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北上广打工的大学生,每月挣几千元,四环内的房租都交不起,很穷;但他们相对进城打工的农村孩子,就是富人;小老板每月几百万的纯利润,但和马云一比,绝对的穷人 。
2、根据心理学和生物学专业理论,恰恰相反,成功人士普遍都是有性格缺陷的,详细理论请自觉百度 。而且,性格缺陷并非一个贬义词,性格特征并没有优劣之分,外向不见得比内向就好 。
3、所谓的阅历丰富,也只是针对某些行业的人而言,比如销售、写作者等,阅历的确可以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但还有很多行业,取得成就与阅历并无直接关联,比如大量的技术专业,如程序员,成功与否与阅历无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