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在古代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三 )


回归正题 。在古代,七夕节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情人节,而是一个对于女性来说相对比较重要的节日 。因为在古时候,七夕节又被称之为“乞巧节”,是古代女性“讨巧”的节日 。
说起七夕节,就不得不提起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他们的爱情故事不仅让我们现代人感动,在古代亦是令人向往 。因此,把每年牛郎和织女相会的农历七月初七定为七夕节 。
那么七夕节真的只是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吗?其实是不正确的 。他们的爱情故事虽然感人,但在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及角色定位就注定了“能织善编”、“心灵手巧”才是最重要的技艺 。而传说中的织女便是以高超的编织技艺著称 。因此,古代的七夕节成为了古代女性乞巧的特殊节日 。这一天,家中的女眷就会利用各种各样的习俗和方式来向上天(织女)乞求自己能够获得高超的编织技艺 。诸如“穿针乞巧”、“投针验巧”、“蛛网应巧”等等,在不同的时代都有着不同的乞巧方式,但目的都是一致的 。
所以说,古代的七夕节并不是像现在我们过的情人节那般 。在古代,七夕节那天并没有男女相会的浪漫场景,更多的是古代女性对于乞巧的美好憧憬 。
我是月关略萌,专注历史领域 。以上是我的一些关于古代七夕节的理解,不足之处敬请留言批评指出 。感谢大家阅读和关注 。
谢谢邀请!这里是小青春,一个热爱历史的小青年!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

七夕在古代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文章插图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 。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 。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 。古代的人们并不将七夕节叫做七夕节,更普遍的叫法是乞巧节!

七夕在古代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文章插图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 。

七夕在古代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文章插图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 。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部分内容选自百度百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