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底液到底有没有用?( 二 )


1、肌底液与精华液 , 在国外的英文名字都一样
先说说非常火的「兰蔻小黑瓶肌底液」 , 小黑瓶英文名:Advanced Genifique - Youth Activating Concentrate.

“Concentrate”这个词汇是精华液常用的名字 。
例如:
「莱伯妮金颜晶莹亮采修护精华液」 , 英文名字:Cellular Radiance Concentrate Pure Gold;
「海蓝之谜浓缩修护精华露」 , 英文名字:The Concentrate;
「资生堂红妍肌活精华露」 , 英文名字:Ultimune Power Infusing Concentrate;
……



而「红妍肌活精华露」是资生堂在中国官网的翻译 , 但是许多时尚达人、商业软文 , 都喜欢将其称为「肌底液」 。


「精华液」的英文词汇中:最常用的是Serum , 其次是Concentrate , 偶尔也能见到 Essence 和 Treatment 。


所以 , 兰蔻小黑瓶在国外就是瓶精华液 , 但是国内会玩 , 搞出了「肌底液」的概念进行差异化定位 。


小黑瓶本来就是为了对标雅诗兰黛小棕瓶的 , 但明显小棕瓶更火爆 , 于是兰蔻根据中国特色 , 用「肌底液」的概念瞬间为其获得不少市场青睐 。
2、德国、美国等没有「肌底液」分类概念
在德国的Douglas、美国的Sephora上 , 没有「肌底液」分类 , 我们国内常见的肌底液产品都是被分在“精华” 。


商品类型、商品名字 , 使用的都是“脸部精华” 。



抛开小黑瓶 , 国际品牌推出的所谓「肌底液」真的不多 , 而且很多都是叫「精华」 , 硬是被国内搞成「肌底液」 。
以「欧莱雅青春密码肌底液」为例 , 在德国找不到此款产品 , 美国能找到一款和它类似的产品 , 但是美国的包装上写着:「Serum」 , 即精华液 。
在国内 , 其特意换了个看起来新鲜的英文名字「Pre-Essence」 , 这是典型的欧莱雅迎合中国消费者对肌底液的追捧所搞出的 。


名字之类的不具有太多说服力 , 我们直接来看所谓「肌底液」的成分配方 。


3、成分配方见真章
先来看看著名的「兰蔻黑瓶肌底液」:

和其他精华类产品相比的话 , 其亮点主要就两个: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腺苷 。


a.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
这个大家看着已经非常熟悉了 , 许多精华 , 如:雅诗兰黛小棕瓶、欧莱雅青春密码系列、悦木之源的眼霜等 , 都喜欢用到这个「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 。
很多肌底液的成分配方摊开来看 , 就是一款精华液而已 , 有些甚至都不如精华 , 和一些化妆水差不多 。


b.腺苷
不太常见的成分 , 许多大牌子喜欢用 , 例如:赫莲娜、欧莱雅、馥蕾诗等 。宣传上可以和“基因”进行挂钩 , 提升宣传价值 。


其实际效果 , 主要是抗炎 , 以及作为抗氧化剂达到抗衰效果 。
摊开成分配方来看的话 , 完全没区别 , 活脱脱的一款精华而已 。用肌底液+精华 , 就是等同于两款精华叠加罢了 , 并不是许多人宣传的什么护肤必备步骤 。


精华叠加的利弊也不多说 , 每次护肤渗透成分有限(皮肤不是海绵 , 其对外界物质成分的排斥是自我防卫) , 折腾多了 , 什么产品冲突、成分冲突、酸碱值冲突、毛孔堵塞、长闭口等问题 , 自己需要掂量掂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