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析如何通过舌苔看健康( 二 )


因为在炎症感染患者的舌黏膜上,容易产生和病灶感染相同的炎症细胞浸润,使舌头本身也有炎症感染存在,舌表面聚集有大量细菌及炎症渗出物 。炎症细胞的堆积和口腔菌族中某些细菌急剧增殖,附着于延长的舌丝状乳头而使舌苔转成黄色 。
消化道功能紊乱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肝炎、结肠炎、习惯性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可产生二氧化硫等硫化物并沿着消化道上溢,被舌丝状乳头吸附而沉积,使舌苔变黄 。
此外,消化功能紊乱时唾液pH值改变,酸性度增高,氢离子游离增多,这有利于细胞间隙中正离子与细胞膜表面的负电荷互相吸引,从而增加舌黏膜细胞之间的粘着力,有利于黄苔的形成 。
舌苔发黑是怎么回事
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 。黑苔的色泽,可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 。黑苔在临床上虽然比较少见,但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
现代医学认为,黑苔的出现,应根据疾病的病因,来分析产生的原理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因素:
感染高热
很多病人在发热过程中出现黑苔 。有的人在高热退后,黑苔也消退,但至第二次发热时,黑苔又重复出现,证明发热与黑苔的出现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黑苔与发热时间的长短也有关系 。在上述病例中,最短的发热4天后就出现黑苔,最长的发热80天后方才出现黑苔 。大部分病例在发热两周后,出现黑苔,平均为20天左右 。可见发热时间越长,出现黑苔的可能性越大 。
在出现黑苔的患者中,有一半病例是各种炎症感染所引起,包括肺炎、肾盂肾炎、坏疽性阑尾炎、腹膜炎、胆囊炎、下肢静脉炎、化脓性骨髓炎、盆腔炎及败血症等 。由于感染高热、毒素刺激等因素均可使舌丝状乳头增生过长,再加上微生物的染色而成黑色,出现黑苔所特有的棕黑色角化细胞,使舌苔干黄焦黑 。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由于精神紧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出现黑毛苔的病例常可遇见 。这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时,可引起口腔内酸度增加,有利于霉菌的生长而出现黑苔 。例如,曾经有一个患者因为食管有吞咽阻塞、不适而去医院做食管钡剂造影,发现食管壁上有一个小结节,怀疑为食管癌,因而精神不振、情绪抑郁,思想负担很重,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不久舌上出现毛刷样黑色舌苔 。但以后又经再次食管钡剂造影及摄片,并经各科医生会诊,否定了食管癌的诊断,此人精神恢复正常状态,并未应用任何药物治疗,黑毛苔便逐渐消退 。
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可能是肌体中毒的症状之一 。由于细菌毒素的刺激使胃肠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口腔唾液pH值降低,增加了舌细胞间的粘着力,使丝状乳头角质突起延长,容易被微生物染成黑色,形成黑苔 。根据临床观察,约有一半以上的黑苔患者伴有恶心、腹胀、便秘、胃口不好等胃肠道症状,经药物治疗,如大便得畅而里热退后,黑苔也随之消退;黑苔消退之后,食欲也随之好转 。这些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大多见于高热患者 。
霉菌感染
人的口腔里(包括舌苔上)滋生有各式各样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 。一般情况下,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保持着一定的平衡状态,对人的健康也没有什么妨碍,也不会使舌苔表现出多彩颜色 。如果因为治疗疾病的需要,应用了大量广谱抗生素,那么这些微生物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 。一些对抗生素比较敏感的细菌被杀灭,而相对不怕这些抗生素的霉菌却乘机大量增殖 。由于霉菌大都会产生各种颜色,因而就可能在舌头上出现从棕色到黑色的各种苔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