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不开空调、不烧热水,这一家五口过得怎么样了?( 二 )



2018年冬

2022年夏
最近 , 上海40℃左右的酷热天气持续了好几天 , 我们白天在家时打开客厅的空调后 , 全家基本在这个区域活动;临睡前关掉客厅的空调 , 再开顶楼卧室的 。 总之 , 只开一个空调 。
屋顶的太阳能板、屋内的净水设备又进一步降低了用电能耗 。 粗略计算 , 不开空调时的电费 , 每月一直保持在百元以下 。

为了好看、节省木头用料 , 将客厅的部分储物柜门做成镂空的
现在看来 , 低估了无处不在的灰尘

用了十余年的桌凳 , 凳子的皮质覆面更换过
室内的木地板、木家具都由二手老木头加工而成 , 一举三得:购买价格低;美观;全部可以经过拆卸后重复使用 , 很环保 。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 , 家里虽然旧了一些 , 但没有大的变化 , 只需小的维护 , 打磨一下木饰面、为家具上木蜡油、更换使用了十年的冰箱和洗衣机 。 等上海的疫情进一步和缓 , 我们再修一修卫生间的马桶和水龙头 。


2018年拜访时遇见的橘猫已经去世
这只一岁多的小猫也是一家人领养来的

“敞开”的家
当然 , 我们也有想改变的地方 。 疫情封控的五十多天 , 五个人和一只猫挤在80㎡的房子里 , 三个孩子上网课 , Raefer开电话会议 , 我也需要工作 , 真的有点吵 。 而且家里大部分空间都是“敞开”的 , 只有2个卧室和洗手间有门 , 我几次躲进洗手间 , 只为找一点清静 。
我后来和Raefer说 , 如果继续长期住在这里 , 得多加一些门 , 况且孩子们大了 , 他们都需要独属于自己的地方 。

弄堂里
我们住在老弄堂里 , 每天进出楼栋 , 需要穿过楼下三户邻居的公共厨房 。 当初正因为想了解中国文化、认识邻居 , 才没有找高层的现代住宅 。 平时经过公共厨房 , 我们也会和邻居聊两句 , 大家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
如果要在上海换房子 , 预算范围内 , 我们还是会找类似的社区 , 继续使用环保自然的材料 , 装太阳能热水器等等 。 2005年装修时 , 空气净化器还没有普及 , 如果我们现在进行翻新 , 可能会添加一个用于空气净化和空气质量监测的自动化系统 。

Raefer在加拿大乡村环境中长大的 , 土地开阔 , 没有太密集的房子 , 望出去都是自然景观 。 后来他做过一阵子绿色建筑 , 现在 , 正专注于为地产开发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制定标准、开发软件工具 。
其实我们俩 , 从工作到生活 , 都和环保、循环、可持续有关 。

厨房的小黑板上写着一行中文:你住在上海多长了?

Sherry与二女儿
疫情封控后 , 我们和朋友聊过 , 还能保持相对环保的生活习惯吗?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 可能大家遇到的困难和压力是相似的 。 比如买菜 , 我平时买东西时 , 自带购物袋 , 挑选的也是无塑料包装或者能做到“零废弃”的食材 。 但封控后 , 早上5点开始刷买菜app , 关注团购 , 大家没有办法控制包装 。
与此同时 , 我们也要为停滞的工作而焦虑 , 以及 , 家里的三个孩子功课做得怎样了、他们有没有敏感害怕 , 也是必须关心的问题 。
所以 , 从一方面讲 , 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口罩、塑料袋等一次性的物品 。 特殊时期 , 维持身心健康才是头等大事 , 有些环保的生活习惯 , 的确不太能保持 。

自制手工皂

姐弟俩做着问答游戏
但从另外一方面讲 , 我们还是可以自觉地保持一些主导权 。 比如我将团购时收到的包装袋都存着 , 现在出门买东西时就带一个 , 作为购物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