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学生及家长,假期过半,这些事项你关注了吗?
2021年的暑假已经过半 , 通过假期 , 家长与孩子有更多相处的机会 , 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 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 。今年暑假 , 青岛市教育局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热线和电子邮箱持续为全市学生及家长提供服务 , 结合7月份的热线咨询情况 , 我们梳理出以下问题及对策 , 期待为同学们后续的假期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
暑假中涌现出的心理问题
最受关注的亲子关系
假期给予了家长与孩子更多相处的时间 , 同时也带来更多问题 , 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孩子不愿或拒绝与家长沟通 , 亲子之间产生隔阂;二是长期溺爱导致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失去管理的能力 , 从而产生焦虑;三是父母其中一方在家庭教育中缺失 , 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亲子互动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 , 孩子的年龄在增长 , 其心理特点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 如果家长仍然采取孩子小时候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 ,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不买账 , 采取排斥、忽视、对立的方式进行应对 , 家长失去了话语权难免引起焦虑 。
持续不断的青春期困扰
假期中常见的有关青春期的问题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类是缺乏自主管理能力 , 不受控制地学不进去 , 感到内疚和困扰;另一类是不合理的自我认知 , 如因期末考试失败产生自卑 , 认为周围人总是在嘲笑自己 。青春期跨度比较大 , 往往从小学高年级一直到高中毕业 ,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容易敏感 , 想要获得自主感但因自我管理水平有限从而缺乏约束力 , 想要获得尊重但因自我认知不科学、不全面容易产生自卑或自恋 ,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沉浸于自我的困扰中不能自拔 。
敏感的人际交往问题
发生在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类型 , 如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 , 同伴关系中又分为同性交往与异性交往 。其中 , 异性交往问题是存在最大争议的问题 。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 , 很多学生会出现渴望与异性交往的心理特征 。为了避免影响学习或是产生亲子沟通中的尴尬 , 很多家长采取全盘否定的方式 , 盲目的打压反而引发孩子的叛逆、自我否定、羞愧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 有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性别取向 。
手机与网络带来的困扰
离开了校园生活 , 居家学习的日子里 , 除了完成暑期作业 , 部分学生的生活出现时间空白 , 无聊、烦躁充斥着他们的内心 , 网络世界变得更具吸引力 , 因此假期成了手机、游戏、网络成瘾的集中爆发时段 。完全将孩子与信息世界隔离不现实 , 为了避免出现亲子矛盾放任不管也不是明智之举 , 到底应该怎样约束孩子使用手机与网络?好多家长感到束手无策 , 变得更加焦虑不安 。
暑期家庭教育的建议
假期规划化解难题
家长应通过与孩子沟通的方式 , 共同制定假期计划、每日作息安排等 , 增进彼此的了解 , 其中可以涉猎有关使用手机或网络的内容 , 但是需要有节制 。另外可以结合假期 ,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 , 适当开展亲子参观或实践体验 , 让孩子走出家门 , 同时也给予亲子互动交流的机会 , 通过与大自然或社会的接触 , 开拓孩子视野、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假期生活 。合理的假期规划 , 也可以帮助家长减轻内心焦虑 , 给予孩子一份信任和期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