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 , 因生产、销售不合格的一次性医用口罩 , 近日云南白药受到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 , 处罚结果为没收该批口罩35095只 , 并处以货值金额五倍的罚款(110299.15元) 。 云南白药就此向消费者和社会各界道歉 , 表示该批口罩其他的技术标准都合格 , 不影响主要性能 , 但通气阻力不符合规定的参数 , 会影响佩戴时的呼吸感和舒适度 , 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 。
作为头顶驰名商标品牌光环的企业 , 云南白药竟然制售不合格的医用口罩 , 着实让人震惊 。 而云南白药的致歉信也有点轻描淡写的意思 , 让人感到诚意不足 。 根据致歉信 , 似乎口罩的通气阻力并非主要性能参数 , 而是边缘性能的参数 , 通气阻力参数不达标不影响口罩主要性能的达标——言外之意是 , 从主要部分看 , 口罩依然是合格的、安全的 , 只是戴着有些不舒适、不方便而已 。
显然 , 这是一种错误的“质量逻辑” 。 口罩的透气性不仅影响佩戴舒适度 , 也影响佩戴安全度 , 如果透气性不好 , 消费者佩戴时就会感到呼吸困难 , 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 如果佩戴者有呼吸系统、心脏等方面的疾病 , 或者佩戴者从事体育活动 , 通气阻力不达标的口罩会导致呼吸不顺畅 , 甚至会造成缺氧 , 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健康隐患 。 可以说 , 通气阻力不达标已经影响到了口罩的主要性能 。
实际上 , 口罩的每一项被列入质量标准、检测标准的参数都是“平等”的性能参数 , 都是主要性能参数或重要性能参数 。 评判口罩是否合格 , 须遵循“木桶原理” , 只要有一项性能参数出现短板、不达标 , 口罩就应被一票否决 , 就应当在整体上被判定为不合格 。
这也意味着 , 口罩如果有一项性能参数不合格 , 其他性能参数都失去了“合格基础” 。 既然云南白药的涉案口罩已被监管部门判定为不合格 , 再谈“主要性能”已经没有意义 。 云南药品监管局对涉案口罩作没收处理(按法律程序 , 下一步须对没收的不合格口罩进行销毁) , 就是对口罩“性能”和“价值”的依法判定 。
口罩是重要的防护用品、抗疫物资 , 在德尔塔等变异病毒肆虐、疫情防控陷入持久战的情势下 , 本着“一项参数不达标 , 其他参数全作废”的原则对口罩进行监管 , 符合从严监管防疫物资质量的需求 , 符合监管规律和执法操作规范 , 符合消费者的个人防护需求、健康安全需求 , 符合疫情防控的总体需求 。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 高质量的合格产品输出能够减少甚至消除企业的违法风险和成本 , 能给企业的品牌和信誉加分 , 支撑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 企业作为防疫物资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 必须摒弃“主要性能、次要性能区分理念”或者重“主要性能”轻“次要性能”的理念 , 统筹对待每一项质量参数 , 切实加强质量管理 , 严把每一个质量环节 , 保障每一项质量参数都达标 。
这样才能消除产品的质量短板 , 夯实产品的质量基础 , 才是对消费者负责、对疫情防控的大局负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