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为什么我劝你扔掉保温杯,换成焖烧杯?( 二 )


就是有一点,装啤酒和碳酸类饮料这类东西要用杯盖带有泄压装置的焖烧杯。否者一不小心盖子就打不开了。
口径|为什么我劝你扔掉保温杯,换成焖烧杯?
文章插图

4. 装食物。焖烧杯虽然宣传图都说拿来焖粥什么的,但这类东西很多需要提前浸泡、预煮,实在麻烦,焖个鸡蛋倒是方便。焖烧杯装个汤或者糖水之类也很合适。我拿焖烧杯装过但不限于以下东西:带包装的小个包装的酸奶、冰激凌、冰镇的水果、热包子……理论上需要冰镇或者保温度的东西,只要体积合适,焖烧杯都可以胜任。
5. 装冰块。保温类产品保冷效果一般都好于保热,而最强的却是保冰块。比如前几天入手了一款史丹利的保温杯,保热数据是12小时、保冷数据是16小时,保冰是2天。焖烧杯里带上冰块,出去或者在公司的时候,给其他的饮品加冰块降温也是很好的。
6. 出差时作口杯。前面也说了,自带杯子比较环保、健康,出差就更是这样了。酒店里刷牙的漱口杯、饮水杯都是被很多人用过的,至于怎么清洗的,咱也不知道。带只焖烧杯刷牙用,可以吧?
7. 制冰块。这个需求比较小众,在家里喝威士忌的朋友往往都会纠结冰块的问题,家里自制的冰块比较小,而且不够通透(里面带气泡)。偶然的灵感让我发现用焖烧杯制出来的冰块会比较纯净,而且冰块比较大,手艺到家的甚至可以雕冰球。感兴趣的话,这块以后有机会了可以单独再分享。
口径|为什么我劝你扔掉保温杯,换成焖烧杯?
文章插图

三、好的,购物网站已经打开了,杯型怎么选?1. 容量。由于是需要每天携带的东西,容量太大了就不推荐了。推荐容量在300ml以上,600ml以下的。部分日系的产品还有200多ml的,女生可以考虑。
2. 造型。由于主要是作水杯用,就不需要勺子了(多说一句,以膳魔师为代表的焖烧杯里面的勺子真难用,三折的,时间长了节点位置就很松,用起来很费劲),也不需要额外的盖子,增加重量还麻烦。推荐下面这种一次就可以拧开的盖子:
口径|为什么我劝你扔掉保温杯,换成焖烧杯?
文章插图

3. 功能:泄压装置、提手。泄压装置有当然更好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一个按钮泄压阀,这种一般有盖子;另一种是盖子里面分两层的泄压结构。提手有的话也更方便,毕竟焖烧杯都比较粗,可能有人从上面一把捏不住。提手也能辅助拧开杯盖。
口径|为什么我劝你扔掉保温杯,换成焖烧杯?
文章插图

4. 其他。保温功能是最基础的,当然是越强越好了。工艺的话超薄的肯定能减少体积/提升容量。轻量的也是优点。
5. 品牌。一般的话国内品牌就够用了,富光、哈尔斯、苏泊尔都有。而且国内很多产品的做工其实是比很多国外产品要好的,性价比还高,国外基本上也都是made in China。此外,推荐日系的象印和虎牌,不推荐膳魔师,膳魔师不推荐。
口径|为什么我劝你扔掉保温杯,换成焖烧杯?
文章插图

集齐上面所有优点的焖烧杯,我好像还没碰到。
所以,具体挑选时大家根据需要取舍吧。自己用的比较好的一款是这个:
口径|为什么我劝你扔掉保温杯,换成焖烧杯?
文章插图

京东京造卖过,小米有品pinlo也卖过,是同一款东西。后来想再买的时候发现两家都下架了,不知道是为啥。大家可以去催催,没准人多了又上新了呢。
四、一点小期待焖烧杯这个东西比较小众,需求也不大,所以商家开发的动力也不足,市场上能选的东西也不是很丰富。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用起来,市场需求也就起来了,有更多、更好的产品可选择。比如说,哪个商家开发一款钛质的焖烧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