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是因为“穷”?结婚率创新低背后原因引深思( 三 )
对事业是不是会产生大的影响 , 成为了不少人考虑婚姻问题的重要方面 。 “许多女性在结婚后 , 会被问到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 说得好像必须为了家庭从而牺牲自己的事业 。 ”周若愚说 。
婚姻不仅是个人的事
李建新表示 , 对于父母辈来讲 , 结婚生孩子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 , 但对于当今新生代来说 , 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 , 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是一个要权衡选择的问题 。
有的人不愿意很早踏入婚姻的殿堂 , 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 , 先立业 , 再成家 。
“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多元化 ,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生活 , 婚姻只是其中的一种 。 ”对于正在英国读硕士的王凡来说 , 婚姻涉及到家庭、伦理 , 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 , 而他更愿意将时间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上 。
但有的人却是希望先成家、再立业 。 选择与爱人长相厮守 , 共同经营起家庭 , 让彼此变得更好 。
小刘是一名大学教师 , 今年28岁 , 但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 “组建家庭、养育子女、努力工作 , 都是我们对于社会的责任 , 虽然我和丈夫都会为彼此做一些让步和牺牲 , 但本质上还是希望双方都能够更好 , 共同进步的 。 ”小刘说 。
“正确的婚姻观念在当代教育中是缺位的 , 而偏激的‘性别优先’思想又在各种地方泛滥 , 导致年轻人恐婚 , 再加上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 , 才导致大家没有建立家庭的欲望 。 ”在周若愚看来 , 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
把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以及它可能产生的后果放眼到整个社会 , 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结婚、不结婚 , 对社会来说是一件不容乐观的事情 。
结婚率和生育率息息相关 , 虽然影响年轻人生育的因素有很多 , 但是结不结婚对生育率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 , 在中国可以说是生育的先决条件 。
李建新列举了一组数据:2018年与2017年相比 , 一方面 , 出生人数减少了200万 , 0-15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也将持续下降;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70万人 , 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 , 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 其中 , 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59万人 , 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27万人 , 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
“人口是社会的基础 , 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 人口变化会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明继承传承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竞争 。 ”李建新表示 , 伴随着人们婚育观念的转变 , 婚龄推迟 , 在成婚生育的社会中 , 与之相伴随的就是出生人口数的不断减少 , 这使得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少子老龄化的动态过程 , “这是一个人口危机的过程” 。
所以 , 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看 , 结婚不仅仅是个人的事 , 还和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所以在对待年轻人的结婚问题上 , 一方面 , 社会应当尊重多元化、个性化的个人选择 , 予以年轻人更多选择的空间 , 对推迟结婚、事实婚姻、不结婚等给予更多宽容 。 但另一方面 , 家庭、社会和国家也应当加以引导 , 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 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 同时也应该在教育、年轻人发展等各个方面多加考虑 , 为年轻人创造一个更好的婚育条件 。
(应被采访者要求 , 文中刘梦、张帅、李佳、王凡均为化名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