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银行十几个app 手机应用泛滥成负担

  移动互联网时代 , 手机app让一键出行、一键订餐、一键娱乐成为可能 , 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 成为各行业争夺互联网赛道的一个发力点 。 然而 , 随着用户对“一键get”越发依赖的同时 , app大有泛滥之势 , 成为用户“指尖上的负担” 。

  app成手机“不能承受之重”

  “在银行开个户 , 多了10个app 。 ”在外企工作的白领田原抱怨道 。 刚刚在银行开完卡的她 , 又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下载app , 并在app上做了一系列绑定操作 。 “app总闪退或没反应 , 浪费了不少时间 。 ”

  为验证已下载app的真伪 , 她在app store搜索开户行名称 , 居然出现了涵盖手机银行、理财、校园、购物、导航等不同业务的17个app 。

  日前 , 工信部对市场上各类app进行统计和监测的结果显示 , 我国移动应用程序总量高达449万款 。 生活服务类、电子商务类等8类应用下载量超过千亿次 。

  大多数用户的手机上 , 少则数十个、多则上百款的app铺满几页手机屏 , 想找到想用的要来回翻几页 。

  指尖上的“便捷”还是“负担”

  不少app不同程度地出现闲置、重复建设等问题 , 背后是app建设中常见的三个误区:

  功能分散、各自为政 。 一位为商业银行提供技术服务的工程师介绍 , 一个银行app的发布流程是 , 某业务部门结合自身业务 , 向公司提起“开发app”的申请 , 审批之后即可进行开发制作 。 “让用户下载app , 主要是考核的驱使 。 因此常出现不同业务线‘各自为政’的现象 。 加之开发经验不足 , 导致了‘僵尸app’的产生 。 ”

  粗制滥造 , 用起来糟糕 。 手机app太多太杂 , 是个部门就想建设 , 是app质量无法保证的原因之一 。 此外 , app还成为广告泛滥的重灾区 。

  app泛滥成“能耗杀手”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大量app不仅占用数据资源 , 占用手机内存 , 还耗能惊人 。 上百个app能耗的累加 , 对手机性能、响应速度、温度、寿命等影响较大 。

  需提升用户“数字获得感”

  “这主要是由于app建设前缺少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 。 不少政务app的负责人只清楚具体几个功能 , 而不是从全面解决用户痛点的维度去做规划设计 。 ”宇信科技原副总裁孟东炜说 。

  “偶尔办理的业务其实无需通过app进行 。 过多的app不论对开发单位还是消费者 , 都是负担 。 ”数旗智酷创始人唐鹏建议 , 要加强app开发前的审批制度 , 克服重复建设、app闲置等问题 。

  业内建议 , 在明确app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 , 应对不同业务的app进行整合 。 “目前 , 部门间数据没有打通 , 给app的整合造成阻碍 。 ”唐鹏说 。

  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总工程师穆勇认为 , 整合不只是统一界面、把所有业务系统简单集中在一起 , 而是在现实中做好业务协同 , 打破部门壁垒 。 同时还应建立数据共享制度 , 明确数据使用规则 , 避免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情形 。

  孟东炜建议 , 引入事后评价制度 , 从用户体验出发 , 才能提升用户的“数字获得感” , 让便捷不“变味” 。

  据新华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