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聊天“话术” 诈骗团伙专挑“宝妈”微商下手( 二 )

  很快 , 赛默公司财务人员承诺的打款时间到了 , 但刘晓丹提出“公司必须看到装货视频才能打款” 。 然后 , 姜某便向刘芳文要装货视频 , 但刘芳文提出货物尾款没付清不能给她装货视频 。 没办法 , 姜某只好将货物尾款5000余元打了过去 。 随后 , 姜某联系刘晓丹和刘芳文时 , 她们二人却如石沉大海 , 杳无音信 。 此时 , 姜某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 便赶紧到公安机关报案 。

编写聊天“话术” 诈骗团伙专挑“宝妈”微商下手

----编写聊天“话术” 诈骗团伙专挑“宝妈”微商下手//---- //

  ②办案检察官到哺乳期嫌疑人家中讯问取证;

  初中肄业

  他亲自编写诈骗剧本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 , 随着进一步侦查 , 一个通过微信平台专门对微商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 , 逐渐浮出水面 。 该团伙的首要分子是魏继能 , 他于1999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 , 初中肄业便到社会上摸爬滚打 , 练就了一身谋生“本领” 。

  今年20岁的魏继能年龄虽然不大 , 但他却是两个电子商务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 早在2017年初 , 他就在一家利用多重身份通过网络实施诈骗活动的公司打过工 , 然而干了没几天该公司即被查处 。 “本事”刚学到手 , “平台”却没了 。 于是 , 2017年9月 , 魏继能便自立门户 , 先后使用他人身份成立了“永创”和“远能”两家电子商务公司 , 从“骗子公司”的打工仔 , 摇身一变成了“商务公司”老总 。

  创办公司后 , 魏继能出资购买了多台二手平板电脑和手机 , 并通过网络购买了50余个微信号 。 随后 , 他又在各大招聘网站投放招聘信息 , 为其公司招兵买马 , 堂而皇之地开始了“诈骗”的营生 。

  为了保证诈骗活动顺利实施 , 魏继能亲自操刀 , 针对微商群体编写了聊天“话术”剧本 , 并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 确保每名员工都熟读“话术”剧本、熟悉诈骗操作流程 。 在“永创”和“远能”公司内 , 员工们被分成几个小组 , 每个小组设小组长以及“售前”“售后”“财务”等人员角色 , 剧本中各角色分工配合 , 通过所谓 的“ 互 推 ”“ 一 买 ”“ 二 买 ”“ 踢单”四个环节实施有组织的诈骗活动 , 诈骗的对象基本锁定在好切入、警惕性低的“宝妈”微商这一特殊群体 。

编写聊天“话术” 诈骗团伙专挑“宝妈”微商下手

----编写聊天“话术” 诈骗团伙专挑“宝妈”微商下手//---- //

  ③被害微商部分转账记录

  环环相扣

  诈骗操作流程化进行

  首先 , 由“售前”人员通过贴吧广告等媒介寻找从事微商的“宝妈” , 用自己注册的微信号或从网上购买的微信号加这些“宝妈”为好友 , 再按照公司“话术”剧本自称也是孩子妈妈以增进感情 , 降低“宝妈”微商的警惕性 。 接着 , 再以聊孩子、聊家庭、聊产品等方式博取被害人信任 。 最后 , 再说服对方 , 同意在朋友圈互相推广各自销售的产品 。 此为“互推” 。

  接下来 , “售后”人员会从被害人处购买少量枸杞 , 再以枸杞质量很好为由第二次购买 , 而在此期间“售前”人员会给被害人发红包作为感谢 , 以继续获取被害人信任 。 此为“一买”“二买” 。

  通过“互 推 ”“一买”“二买”三个环节 , “售前”“售后”人员均取得被害人信任后 , 再由“售后”人员以公司需采购福利产品为由 , 从被害人处订购大量枸杞及被害人所卖商品 , 并安排人员冒充公司财务人员给被害人打电话确认订单情况 , 进一步骗取被害人信任 。 之后 , “售后”人员会以公司财务规定或财务人员有事无法及时打款为由 , 要求被害人先发货后付款;而“售前”人员则会以货物紧张为由 , 要求被害人先付款后发货 。 此时 , 被害人基于之前的信任 , 加之出于急于获取货源、从中赚取差价等心理 , 通常会上当垫付货款给“售前”人员 。 而之后“售后”人员和“售前”人员编造各种理由不打款、不发货或发少量质次价高的货品给被害人 。 此为“踢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