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全过程追溯,方能防止疫苗全线失守

  作者:罗志华

  近日 , 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 , 我国疫苗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将在建立追溯标准规范的基础上 , 落实不同环节主体责任 , 从健全疫苗追溯系统、健全省级疾控机构信息系统、建设疫苗追溯协同服务平台、建设疫苗追溯监管系统方面共同推进 。

  疫苗监管不能漏掉任何环节 , 只要有一个环节存在漏洞 , 其它环节监管再严也是枉然 。 生产环节偷工减料、操作流程不规范 , 这类源头漏洞是重大的安全隐患 。 疫苗出厂时全都合格 , 流通环节也可能出现以次充优、不按冷链要求运输等问题 。 即使所有疫苗在送到接种单位时都合格 , 在接种环节也可能出现疫苗过期或被掉包等现象 。 每个环节失守都会产生严重后果 , 也就相当于全线失守 , 因此 , 疫苗追溯需要涵盖全过程 。

  疫苗全过程追溯势在必行 , 但一下子搭建四个追溯平台 , 或许有人认为过于繁琐 , 甚至属于重复建设 。 其实不然 , 疫苗全过程并非单线条 , 而是立体图像:在时间上 , 需涵盖从研发到接种的整个过程;在地点上 , 要包括从生产到销售、使用、销毁所涉及的多个地方和场所;在经手主体上 , 则涉及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接种单位等多个主体 。 也就是说 , 疫苗全过程追溯 , 涵盖了全时间、全方位、全主体等方面的追溯 。 四个追溯平台的搭建 , 正是出于构建立体追溯与监督体系的需要 , 不如此不足以堵塞所有漏洞 。 其中 , 以疫苗电子监管码为核心要件的疫苗追溯系统 , 是四个追溯平台的基础 。

  然而 , 搭建疫苗全过程追溯体系决非易事 , 需要直面关键堵点和难题 。 我国在建立药品电子监管码方面 , 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 几年前 , 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曾强行推行药品电子监管码 , 后来遭受到一些药企的极力反对 , 因为新增加的电子监管码 , 需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 多家药企联合起来 , 于2016年元月将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告上法庭 。 不久后 , 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宣布暂停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 。 不难看出 , 推广药品电子监管码曾面临很大的改革阻力 , 这个阻力可能会转移到疫苗电子监管码的推广上 。

  从另一个角度看 , 推行疫苗电子监管码正可以为这项改革破题 。 《疫苗管理法》实施在即 , 社会已形成疫苗必须强化监管的共识 , 当前没有药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 去反对推行疫苗电子监管码 , 推广普及疫苗电子监管码的条件已经成熟 。 而疫苗属于特殊药品 , 疫苗电子监管码的成功普及 , 将为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普及积累经验 , 化解这个存在多年的难题 。 当前建立疫苗全过程追溯虽然面临一些困难 , 但也必须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

  实行全国统一的疫苗电子监管码 , 让每一支疫苗都有统一的“身份证” , 并随时可以扫码查阅疫苗所有信息 , 假疫苗和非正常流通的疫苗将无处遁形 。 但这只是当前的好处 , 以疫苗为突破口 , 借疫苗电子监管码的经验 , 将来建立起涵盖所有药品的电子监管码 , 有望对药品监管带来颠覆性的积极影响 , 药品的安全性将出现一次整体跃升 。

  (作者系医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