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牧民深山发现神秘汉字石刻 中国专家破解含义后惭愧不已//----
----外蒙牧民深山发现神秘汉字石刻 中国专家破解含义后惭愧不已//----
热爱历史的朋友们想必都知道“雁塔题名”这一成语 , 它源起于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在游览慈恩寺时 , 一时兴起 , 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 。 由此之后的历届新科进士把雁塔题名视为极大荣耀 , 它也因此流传后世 , 并成为了“进士及第”的代名词 。 而除了古代士子“雁塔题名”展示自身纪念功名外 , 远离边塞 , 征战沙场 , 大败敌军的将军则会“刻石记功” 。 最早的记功石刻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 。 保存至今最早的记功石刻就是石鼓文 。 \r\n
\r\n
《封燕然山铭》就是我国史书中记载最早的“边塞纪功”刻石铭 , 后世也因此以“燕然勒功”泛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 例如唐诗中的“伫见燕然上 , 抽毫颂武功” 。 而它背后的历史事迹则是:公元89年 , 东汉车骑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败北匈奴 。 俘获招抚北匈奴部众二十万人 , 穷追北单于直至燕然山 , 与众位将领登上远离汉廷边塞三千余里的燕然山后 , 令班固撰写《封燕然山铭》文 , 刻石纪功 , 颂扬汉军出塞三千里 , 大破匈奴的赫赫战绩 。 \r\n
\r\n
自此北匈奴远徙漠北 , 东汉王朝最终彻底解除了匈奴政权的威胁 。 然而虽然班固作《封燕然山铭》一事在《后汉书·窦宪传》中有清晰记载 。 但是因为古代没有地理经纬度的标识 , 所以这篇铭文到底被镌刻在燕然山的具体哪一位置 , 历代史书中无任何记载 。 上个世纪90年代初 , 两位牧民在外蒙境内的杭爱山南麓避雨时 , 意外发现了一处神秘的汉字摩崖石刻 。 \r\n
\r\n
后来外蒙相关专家对此展开详细深入的考证研究 , 但一直都未能成功解读其文中含义 。 2014年 , 蒙方学者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我国专攻蒙古学的著名学者齐木德道尔吉 , 并邀请他到国内实地考察 。 2017年 , 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带领着内蒙古大学其他相关专家组成的联合考察队 , 来到了杭爱山南麓的汉字摩崖石刻前展开了实地考察工作 。 \r\n
\r\n
在经过一系列的专业考证辨读后 , 以齐木德道尔吉教授为首的众位内蒙古大学专家 , 最终确定这篇石刻铭文就是淹没于历史长河中2000多年的《封燕然山铭》 。 如今外蒙境内的杭爱山也就是昔日的燕然山 。 释读成功后 , 我国专家们深感惭愧不已 , 昔日前辈刻功记铭 , 颂扬国威之处 , 竟已成他国之地 , 实令我辈为之汗颜呢!\r\n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