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问题:大家觉得是鱼多的时候该打重窝还是鱼少的时候打重窝?
在鱼密度相同的情况下,钓小鱼打小窝,钓大鱼打大窝,相比较而言肯定是钓大鱼时打窝量会比较大,因为大鱼体型大吃得多嘛,这个应该没有异议。
但反过来,如果鱼的体型差不多,而鱼的密度不一样,那么请问是鱼多的时候打大窝还是鱼少的时候打大窝呢?

文章插图
鱼的密度和窝量之间的关系
前几天我的一篇文章聊到打窝这个事,我说有些新手在钓鱼时有个坏习惯,只要没口老是喜欢不停补窝,总认为这样就能钓到鱼了,可实际上不仅钓不到反而会起反作用。
于是有钓友就留言:鱼少才更要打大窝,窝料不够怎么把鱼引过来,如果鱼多那就不用打窝了,怎么钓都行。
这也是典型的新手思维,鱼多、鱼大意味着它们需要更多的食物,并且消耗食物的速度非常快,如果你窝子里的食物跟不上,那有一部分鱼就会离开(没东西吃为什么还要留在窝里),尤其是你的左右两边有钓友,他们打了很多窝,那肯定会把鱼抢过去。
【 野钓|立秋过后如何钓大鱼?打重窝前要三思,否则窝料全喂了鱼】有些人说鱼多怎么都好钓,但野钓真正碰上一大群鱼的时候,谁还会考虑钓不钓得到的问题,肯定想的是如何钓得更多啊!
如果鱼少,那么对窝料的需求量就小、吃得也慢,你打很多窝料直接就把它们喂饱了,像警惕性比较高的鱼,你打很多窝料它们甚至不敢吃。
面对鱼少的情况,正确做法是好好研究钓位,找到它们的藏身之所或必经之路,然后打下少量的窝子,争取来一条钓一条。

文章插图
野钓大鱼如何打窝
大鱼体型大、吃得多,所以该打重窝,但是野钓大鱼少,就算进窝也不会十几条地来,理论上鱼少应该少打窝,看起来两者好像矛盾了,那么到底该怎么办?
正常的思路就是:适量的打窝,做到能把鱼留住但又不能喂饱它。这需要根据你对这个钓点鱼情的了解,知道鱼的体型大概多大、一天大概能钓几条,然后再去计算窝量。
当然了,野钓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能忽略,那就是小杂鱼闹窝。小杂鱼也是鱼,它们也会疯狂地、快速地消耗窝料,也就是说假设你原本想打两斤窝料的,如果小杂鱼特别多,一入水就抢,那可能就需要三斤甚至四斤,甚至钓一半再补窝。
这样说太笼统了,用某些钓友们的话来讲就是说了和没说一样。那么实际操作,我的习惯是:比如打算花半天时间守鲤鱼,刚下杆那会儿我会先甩两杆,如果小鱼闹得不凶,打下半包发酵玉米,如果小鱼很多,那就直接打一包。
窝料多,小杂鱼就没那么起劲地咬钩上的饵,浮漂能稍微安静点,但你钓两三个小时以后发现浮漂又开始“跳舞”,说明底下的窝料被小鱼吃的差不多了,就要继续补。

文章插图
立秋以后钓大鱼要打重窝吗?
有很多人说秋季是钓大鱼的黄金季节,这个时候大鱼要为过冬做准备,所以会大吃特吃,而且不怎么挑食,想钓到它们就应该多打窝、打重窝。
大家可以按照他们的方法去试试,如果如愿以偿钓到了,那最好;如果钓不到,那还是听我的方法。
秋天是钓大鱼的好季节,这个不假,但不是这个时候,现在立秋才没几天,温度都没降下来,鱼一般不会疯狂吃食。
钓大鱼真正好的时候,应该是昼夜温差比较大、早晚有点凉意的时候,这个基本得等到十月份以后,最早也是在九月下旬,具体还得结合天气来看,要是天天都三十五六度、很闷热,那大鱼还是不好钓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