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和旅馆”的房客
text":"
位于长春站前广场东南角的春谊宾馆是日本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长春修建的“大和旅馆”旧址 。 “大和旅馆”分北、南两座楼 , 北楼两层 , 于1907年9月动工 , 1909年9月竣工;南楼三层 , 于1938年动工 , 1939年竣工 。 两楼建成后相通 , 立面风格浑然一体 , 曲线变化的楼体与细部充满了活力与光影的变化 , 是长春有史以来第一次呼应世界建筑思潮的建筑作品 。 “大和旅馆”作为日本满铁的高级旅馆 , 接待过形形色色的房客 , 日本投降后仍作为高级宾馆接待过无数要人 , 是长春历史的缩影 。
清末的“大和旅馆”
迎来首批贵宾
1910年1月30日 , 清朝海军大臣载洵、海军提督萨镇冰等人奉旨前往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等国考察 , 途经长春时住在“大和旅馆” , 这是“大和旅馆”迎来的首批贵宾 。 当时的东三省总督锡良指示长春地方官“恭备行台 , 一切器具务求华美 , 切勿草率从事” 。 因此 , 刚建成不久的“大和旅馆”又“装饰焕然一新” , 费用高达白银10万两 。
民国时期 日俄谈判
“长春会议”在此举行
1922年9月4日至9月25日 , 日本与苏俄在“大和旅馆”进行谈判 , 双方代表均住在这里 。 俄国十月革命后 , 日本出兵西伯利亚进行干涉 , 引起事端 , 双方在长春进行谈判 , 通称“长春会议” 。 参加会谈的著名外交家有苏俄代表越飞 , 他曾参与过苏俄同孙中山的谈判及同中国代表的谈判 。
中国著名学者胡适在回忆文章中说 , 他作为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委员之一去欧洲公干时 , “1926年7月19日早7时到长春 , 有中日人士多人 , 在车站迎接 。 住大和旅馆 。 ”当天 , 胡适曾在自强学校和满铁纪念馆进行演讲 , 为自强学校题写了横额——“种瓜得瓜 , 种豆得豆” 。 晚上 , 胡适离开旅馆 , 乘坐中东铁路火车去了哈尔滨 。 胡适在“大和旅馆”只是落脚 , 并未住宿 。
伪满时期
“大和旅馆”政要云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从旅顺迁至沈阳 , 1932年3月 , 从沈阳迁至长春 。 当时关东军司令部尚未修建 , 暂时在位于长春火车站前的满铁地方事务所办公 , 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和他的高级幕僚就住在“大和旅馆” , 有关扩大侵略和制造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阴谋均出自这里 。
1932年 , 以李顿为团长的国际联盟调查团到中国东北调查 , 5月2日到达长春 , 停留一周 , 主要成员住在“大和旅馆” , 其他成员住在名古屋旅馆 。 其间 , 他们与伪满洲国执政溥仪、总理郑孝胥、外交总长谢介石、立法院院长赵欣伯、国务院总务厅长官驹井德三 , 日本驻长领事田代重德、日本驻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等进行过接触 , 其中大部分谈话是在“大和旅馆”进行的 。 1932年9月15日 , 关东军司令官兼日本驻伪满洲国特命全权大使武藤信义与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签订出卖中国主权的《日满议定书》 , 日本宣布承认伪满洲国 。 武藤及随员住在“大和旅馆” , 并在此策划如何让郑孝胥在签字仪式上就范的办法 。 因事先郑孝胥曾以撤销限制他权力的伪总务厅长官驹井德三职务为由要胁 , 休假不理政 。
1934年2月10日 , 伪满实业部大臣张燕卿在“大和旅馆”举行西式婚礼 。 1934年8月31日 , 以伪满军政要人组成的“日满妇人同志会”在“大和旅馆”举行午餐会 , 溥仪的三妹韫颖应邀参加 。
1936年6月25日 , 曾受到列宁、斯大林赞誉的世界一流歌唱家法国人菲奥多·夏里亚宾在长春的协合会馆举办独唱音乐会 , 其间住在“大和旅馆” 。
1938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 , 日本关东军将从珲春叛逃出国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远东地区部长格利希·萨莫伊洛维奇·留西柯夫上将软禁在“大和旅馆” 。 留西柯夫不仅向关东军提供过大量机密情报 , 而且参与了策划反苏阴谋 , 甚至密谋杀害斯大林 。
1939年 , 日本特务出身的甘粕正彦被关东军任命为满映(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理事长后 , 住在“大和旅馆” , 直到1941年位于今南湖西畔的湖西宾馆建成后才离去 。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 , 日本演员李香兰成为满映大牌名星 , 住在“大和旅馆” , 排演电影时用车将她送往满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