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摄影】花季来临, 摄影技巧小常识( 二 )

要素三:构图之妙 , 不可拘泥

摄影艺术在构图方面 , 只有经验规律的积累 , 而并无拘泥僵化的框框 。 梅花的色彩虽不纷杂 , 但姿态却绝对称得上是千姿百态 , 再加之有冬雪春风为伴 , 我们在构图中 , 就更有必要融入许多的灵活性 。

借鉴国画绘图中的“留白” , 是梅花摄影中一个较好的构图方法 。 简单地说 , 就是作为被摄主体的梅花 , 只占据画面中的部分幅面 , 而有意地空白出相应的画面空间 。 从而使眼前的场景 , 显得干净有秩 , 更给视图者以自由的遐想空间 , 打破了以往花卉植物摄影构图中据迫、拥挤的视觉感受 。 再者 , 根据梅树枝干的自然延伸 , 充分利用其委婉的曲线进行构图 , 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 如果您镜头的焦距够长 , 就充分利用长焦镜头对画面的裁切能力 , 尝试一次大胆的开放式构图也不错 。 其优点就是 , 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 还能展现出梅花更多的细节 。

要素四:色彩求真 , 追寻本色

梅花的色彩根据品种的不同 , 呈现出红、粉、黄、白等多种颜色 , 但无不洋溢着清雅脱俗的气息 , 这与大紫大红的张扬之气绝对有别 。 所以 , 追寻其本色 , 勿要夸张 , 杜绝浮华 , 是再现梅花色彩的基本原则 。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 , 白平衡设置不当所造成的偏色 , 以及曝光不精确形成的伪色 , 都是真实还原梅花本色的大敌 。 在白平衡的设置上 , 应尽量根据现场环境 , 进行手动设置 , 并在试拍的基础上进行校对 。 在曝光问题上 , 要结合背景的色彩 , 参考反差和对比度 , 实施曝光补偿 。 有点测光功能的DC产品 , 应以梅花为采光点 , 锁住基准曝光数值 , 以保证色彩的真实纯净 。 好在 , 数字化影像记录工具的实时取景 , 和随时浏览 , 是那么便捷 , 这对把握色彩的精准度极为有利 。

要素五:质感之重 , 悉心思虑

要想使你所“拿下”的朵朵梅花 , 能耐看 , 耐品 , 没有强烈的质感还原是绝对不行的 。 因为 , 摄影是通过感观带动情绪 , 从而赢得思想共鸣的一门艺术 。 看似娇柔的梅花 , 只有表现出了应有的纹理肌肤、舒展蓬勃 , 才会不失其“暗香源自苦寒来”的风骨 。

首先 , 通过视觉的对比参照 , 来展现梅花的质感 , 可谓既简单又有效 。 比如 , 粉嫩的花朵与粗糙的枝干相映;或者 , 嫣红的花瓣被纯白的残雪所包裹;再如 , 用极小的景深 , 造就清晰的花蕊与朦胧的叶片 。 另外必须提及的是 , 光源角度的选择 , 对营造梅花的质感也相当重要 。 一般来说 , 顺光均匀柔和 , 逆光轮廓炫目 , 顶光明晰锐利 , 侧光细节丰富 。 所以 , 拍摄梅花通常以使用侧光为宜 。 不过 , 用光无常态 , 各种光源走向都自有其特色 , 最好能够悉心思虑 , 放手尝试 。

要素六:佳作之道 , 光影为本

摄影艺术在本质上就是光影艺术 , 所以 , 要成就一幅佳作 , 就必须以光影为本 。 由此 , 我们在拍摄梅花的过程中 , 必须在现有自然光源的基础上 , 调动所有可以利用的光影资源 , 使自己的拍摄条件得到改善 。

其实 , 只要勤于动脑 , 善于积累 , 许多信手可得的东西 , 都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用光环境 。 比如 , 一张白纸、一本杂志就可以成为应急的反光板 。 或者 , 用纱巾或卫生纸略加遮挡 , 就能有效控制闪光灯光线的“硬”度 , 从而避免恼人的阴影 。 还有 , 随手脱下深颜色的外衣当作背景 , 就能使镜前的梅花 , 不再受凌乱的背景所袭扰 。 如果摄影作品是有生命的 , 那么 , 光影就是这个生命躯壳中的灵魂 。 梅花的迷人之处 , 在于其傲然的风骨 , 但是如果我们忽略了摄影与摄影艺术的本质 , 就注定只能望梅兴叹了 。

要素七:适度PS , 画龙点睛

数码影像时代的最大优势就在于 , 可以在图像处理软件支持下 , 完成二次创作 , 这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PS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