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中队抗台救援纪实:唯一想的就是尽快救人

  唯一想的就是尽快救人 , 多救点人

  ——一支年轻消防中队抗台救援纪实

  这几日 , 刚从宁国抗台救援一线退下来的消防员韩小全又忙活起来 。 几乎没怎么休息 , 19岁的他又投入到灾后重建、清淤清障工作之中 。

  “不要小看这只消防水枪 , 水压上来时 , 没有两三个有经验、力气大的人是抱不住的 , 更别提长时间作业、冲刷路面上沉积的淤泥 。 ”但在韩小全看来 , 这些工作已比一线救援轻松很多 。

  8月中上旬 , 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 , 宁国南极、霞西、甲路等乡(镇)突发山洪和泥石流 , 造成大面积断电、道路损毁、通讯中断 。 每次接警后 , 消防指战员立马背上约30多斤重的背包在山林里徒步穿梭 , 有时一走就是大半天 。

  “饿了 , 就啃几口冷馒头 , 困了 , 就找个石头坐上片刻 , 但不能真正歇下来 , 怕自己会睡着 。 ”韩小全回忆 , 即便这样 , 也没有人喊过一声苦 , 叫过一声累 。

  在救援过程中 , 韩小全还有一个重要任务 , 就是记录灾区受灾的画面和视频 , 传输第一手救援资料 。 他目睹了很多难忘的场景:在深水区 , 身高1米85的队友双脚都踩不到底 。 队友们在洪水里只露出一排脑袋 , 抓着水里的竹子一步步前行 。 队友们将皮划艇和救援装备让给待转移的群众 , 而群众则递上自己省下来的食物……

  由于在中队里年龄最小 , 还是个“旱鸭子” , 韩小全受到很多“照顾” 。 但看到队友冒着生命危险在洪水中救援 , 韩小全也毫不示弱 , 坚持全程参与救援 。 再过半个月 , 韩小全服役就满两年了 , 在他看来 , 参与这次救灾 , 对他来说是最珍贵的成长经历 。

  在过去的十余个日夜里 , 消防救援大队宁国中队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消防指战员冲锋在前 , 积极参与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 。

  8月10日下午 , 南极乡卫生院有10人被困 , 消防队立即出动两辆车共10名指战员赶赴现场 。 “当时道路不通 , 水位不断上涨 , 车辆根本开不过去 , 加上被困人员里有伤病患者及一名孕妇 , 给救援增加了难度 。 ”25岁的中队战斗一班班长文俊主动请缨 , 加入三人战斗小组 , 冲在救援队伍最前面 。

  文俊和队友蹚着及胸口深的洪水 , 赶到卫生院二楼 。 情急之下 , 大家在现场找到一张废弃的会议桌 , 将这批受困群众逐一抬至安全地带 。 “桌子在水里原本就很沉 , 还要抬着人在不明状况的水里前行 。 有战友一不小心险些栽进水里 , 幸亏被其他人扶住 。 ”文俊回忆 , 历时3个多小时 , 被困10人全部被安全转移 。

  8月11日23时 , 市消防救援大队接到命令前往甲路镇 , 对失联村民进行搜寻 。 由于路况不熟、道路被毁 , 15公里的路 , 文俊和队友们走了5个多小时 。 一夜跋山涉水 , 他们终于在次日清晨5时30分顺利到达失联村庄 , 搜寻并转移被困人员33人 。

  仅10日至13日 , 文俊几乎走遍了大半个重灾区 , 参与救援的时间长达50多个小时 。 “老实讲 , 心里没有想很多 , 唯一想的就是救人 , 尽快救人 , 多救点人 。 救援时 , 根本就不敢接家里人的电话 , 怕他们担心 。 ”文俊说道 。

  8月14日晚 , 中队指导员郑文忠发现不少队员因为长期进行水域救援 , 身上出现红肿、瘙痒 , 还有队员腿上划了深深的血口子 。 但“我不问 , 他们没一个人说” , 这让他心疼不已 。 那天晚上 , 他忍不住给宁国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医生打了电话 , 寻求帮助 。

  一次救援时 , 洪水湍急 , 郑文忠和队友差点被洪水冲走 , 幸亏抓住了水中的竹子 , 才艰难脱险 。 在连日救援中 , 郑文忠心里还有一份放不下的牵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