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工程实施20余年,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
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不足?如何在保护和需求之间寻求平衡?
保护工程实施20余年 , 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
天然林是地球的重要生态系统 , 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稳定、生态功能最完备、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 。 “把天然林保护好 , 对于建设生态文明 , 对于建设美丽中国 , 对于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特别重大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树铭在8月2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
我国的天然林保护工作1998年开始试点 , 至今已有20余年 。 天然林保护取得了哪些成效?还有哪些不足?如何在天然林保护和满足木材需求之间寻求平衡?
投入资金4000多亿元
我国的天然林保护工作于1998年开始试点 , 两年之后对试点情况进行总结 。 从2000年开始实施第一期天然林保护工程 。 第二期实施是2011年到2020年 。
“到2018年底 , 我国投入天然林保护资金达到4000多亿元 ,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森林管护体系 , 使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 。 将近100万靠森工采伐为生的职工转岗分流 。 ”李树铭介绍说 。
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反映保护工作开展以来 , 天然林资源恢复性的增长:20多年来 , 全国天然林面积净增4.28亿亩 , 天然林蓄积净增37.75亿立方米 。 到去年年底 ,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2.96% 。
随着森林覆盖率的增长 , 森林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 , 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 森林的碳汇能力大幅度提升 。 数据显示 , 2018年 , 长江干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9.3% 。 河南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2016年黄河含沙量比2000年减少了90% 。 野生动物方面 , 2015年监测到境内野生东北虎27只 , 1999年只有14只 。 大熊猫在上世纪80年代一度接近濒危 , 现在野外种群数已经达到1864只 。
值得一提的是 ,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 , 还促进了工程区经济转型 , 为生态扶贫作出了贡献 。 同时 , 有力支撑重点国有林区和林场加快改革 。
“1998年之前林业主要的工作重心是向社会提供木材产品 , 1998年之后我们的重心是向社会提供生态产品 。 ”李树铭说 。
让森林得到休养生息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 面临着产业转型、职工安置等重大难题 。 李树铭坦言 ,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作之所以取得成功 , 是因为始终坚持了党对天然林保护这项工作的领导 , 坚持党对林业工作的领导 , 政府的积极参与 。 “我们有大量的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人员安置工作 , 需要强有力的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领导 。 ”
此外 , 天然林保护工程始终以保护森林资源作为首要任务 , 遇到什么困难也不动摇 。 据介绍 , 天然林保护工程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停伐 , 一期工程停伐减少木材采伐2.2亿立方米 , 二期每年减少木材采伐3400万立方米 。 这两项加在一起 , 总共减少采伐将近6亿立方米 。
“加强天然林保护 , 让森林得到休养生息是最经济、最关键的一条措施和办法 。 ”李树铭总结说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金旻则表示 , 这些年来一些社会公益组织、个人都积极地参与了天然林保护工作 。 比如 , 有的人担任天然林保护的义务宣传员 , 有的人是志愿者 , 有一些地方有爱心的社会公益组织还拿钱购买一些重要生态区位的天然林 , 购买以后再交给国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