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为回国 , 放弃了美国多好的待遇?钱学森之子:不后悔//----
----钱学森为回国 , 放弃了美国多好的待遇?钱学森之子:不后悔//----
近些日子 , 中美之间的“贸易之争”可谓是风云变幻 , 堪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其中有一个企业在这场较量中成了瞩目的焦点 , 即任正非创办的华为 。 或者 , 更深一层的本质则是双方科学技术上的较量 。 \r\n
而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巴普洛夫的一句名言: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 但是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 放到追求金钱至上的当今依旧有着很深刻的哲学意味 。 而历史上 , 有很多科学家都是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复兴 , 放弃国外优渥的高薪待遇 , 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 \r\n
\r\n
钱学森祖籍为浙江杭州 , 是吴越王钱镠的33世孙 。 在深厚的家学渊源下 , 钱氏子孙人才辈出 , 满门忠义 。 后来有人统计 , 钱镠后人中 , 光是院士就近100名 , 比如著名的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和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等 。 如此“显赫”的家世 , 使得钱学森从小就培养出了一种观念:唯有科学才是救国的最好的利器 。 \r\n
1929年 , 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交通大学的前身 , 铁道部交通大学 。 在这里 , 钱学森以常人难以忍受的学习强度逼自己提高 , 在校期间成绩均在90分以上 , 妥妥的“学神” 。 1934年从交大毕业后 , 又以优异的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班 , 从此开始了他旅美生涯 。 \r\n
\r\n
到美国后 , 钱学森不忘初心 , 年仅28岁的时候 , 他就已经是一名和其导师冯·卡门齐名的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权威专家了 。 而他和导师提出的“卡门-钱近似公式”更是奠定了钱学森在航空界地位 。 由于其突出的专业素养 , 钱学森竟不断的接到参见美国的核心项目的邀请 。 那段时间 , 钱学森成了白宫里机密区域内唯一一个非美国籍科学家 。 \r\n
1947年 , 回到麻省理工后 , 当时才36岁的钱学森就被聘为了终身教授 。 到了49年的时候 , 为了进一步“拴住”钱学森 , 麻省理工学院决定聘请其为喷气推进中心主任 。 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一个外国人 , 这是难以拒绝的好待遇 。 \r\n
\r\n
即使这样 , 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 , 钱学森回国的念头反而愈加强烈 。 可是 , 因为钱学森掌握了美国太多的机密技术 。 回国之路成了一条各方斗智斗勇的坎坷小道 。 而这条路 , 钱学森默默走了5年 。 到了55年的时候 , 终于因一封信的助力 , 而使得钱学森终于踏上了阔别二十载的祖国土地 。 这一切恍如一场梦一样 , 却也终于醒来 。 \r\n
那么 , 钱学森对美国来说重要么?这个可以从他的导师冯·卡门对他的评价中一窥端倪 , 卡门说钱学森能力已远超他 , 还说 , 如果是他的话 , 他宁愿枪毙了钱也不愿放他走 。 而钱学森在美国期间 , 美国所给他的高薪待遇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钱学森的重要 。 \r\n
\r\n
首先 , 钱学森在麻省理工任教期间的平均月薪大约是2000美刀 。 这样 , 他一年的薪水就有2万美元 。 这还只是打底工资 。 \r\n
其次 , 钱学森每月还有美军提供的研究项目“工资” , 一个月能做两个 , 一个差不多能给个5000美刀 , 合起来就差不多有个1万美刀的收入 。 这样 , 一年下来 , 光这一项就有近10万美元的进项了 。 \r\n
最后 , 就是钱学森还在美国某科研机构担任重要职位 , 每月可支取1600美元 。 这一项算来一年也有个一万多美元的收入 。 \r\n
总的来说 , 钱学森在美国的各项收入总和至少十万美元的收入 。 要知道 , 当时美国普通中产家庭一年总收入也不过才3200多美元 , 而钱学森一年的收入就相当于他们十年的总和还要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