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恒强 碧桂园上半年业绩继续领跑行业

强者恒强 碧桂园上半年业绩继续领跑行业

----强者恒强 碧桂园上半年业绩继续领跑行业//----

强者恒强 碧桂园上半年业绩继续领跑行业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房住不炒”的定位 , 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 这给市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 “稳”字将成楼市调控主基调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房地产市场发展趋于理性 , 总体来看房企业绩增速放缓 , 但是 , 随着市场分化加剧 , 房企洗牌严重 ,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 强者恒强局面日益凸显 。

\n

8月22日 ,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发布了2019年中报 。 报告期内 , 碧桂园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2819.5亿元 , 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129万平方米 。 根据克而瑞的统计数据 , 上半年碧桂园的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和全口径销售金额均保持行业领先 , 多项财务指标继续稳健增长 。

\n

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n

碧桂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业绩成绩单 。 数据显示 , 截至6月30日 , 碧桂园连同其联合营公司 , 共同实现归属于集团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2819.5亿元 , 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129万平方米 。 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020.1亿元 , 同比增长53.2%;毛利润约548.6亿元 , 同比增长56.9%;净利润约为230.6亿元 , 同比增长41.3%;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达159.8亿元 , 同比增长23.4% 。

\n

今年以来 , 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收紧 , 据不完全统计 , 上半年全国各地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高达251次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今年1-6月商品房销售额增速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 。 行业下行的背景下 , 碧桂园的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 , 净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 , 且净借贷比率持续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成绩单十分靓丽 。

\n

上半年 , 碧桂园进一步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 , 向管理要效益 , 整体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表现不俗 , 毛利率在2018年中期26.5%的基础上提升0.7个百分点至27.2% 。

\n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我们是以销定产 , 合理调节可售资源的投放 。 ”业务规模、营收双增长加上不断增强的运营能力使得碧桂园整体盈利能力持续保持强劲 。

\n

报告期内 , 公司净借贷比率仅为58.5% ,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 截至目前 , 碧桂园已连续多年保持净借贷比率低于70% , 这在国内房企一线军团中极为罕见 。 Wind数据显示 , 2018年A股30家样本房企平均净负债率达148.16% , H股30家样本房企平均净负债率达115.32% 。 碧桂园作为龙头房企 , 在市场规模不断提升的同时 , 净负债比率始终保持低位 , 显示出公司优异的财务管控能力 。

\n

核心经济区布局优化

\n

2019年上半年 , 国内外经济形势更趋复杂 , 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 , 城市分化显著 , 这让碧桂园在全国的完善布局优势凸显 。 作为房地产行业领军企业 , 碧桂园去年完成了在全国所有省份的布局 , 旗下项目分布于中国各地31个省、279个市、1235个区和县 , 项目总数达到2381个 。

\n

中报披露 , 碧桂园当前土地储备丰富且布局合理 。 截至6月30日 , 国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6万亿元 , 另有潜在的可售权益资源约1.025万亿元 , 可满足集团未来三到四年的销售量 。

\n

值得注意的是 , 碧桂园多数土地储备的分布符合人口流动的趋势 。 截至2019年6月底 , 集团98%权益可售资源位于常驻人口50万以上的区域;94%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5%位于经济发展潜力较强的五大区域 , 即长三角/江浙沪皖、广东省、环渤海/京津冀辽晋鲁蒙、长江中游/湘鄂、川渝 , 以聚焦中国经济命脉发展的城市群作为布局逻辑 。

\n

碧桂园尤其看好长三角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 , 根据中报显示 , 碧桂园在长三角(江浙沪皖)已获取货值达到3589亿元 , 在粤港澳大湾区已获取货值达到3467亿元;深圳目标市场已获得权益货值1993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