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古人勤学的故事 古代勤学故事有哪些( 四 )


25.梦笔生花
比喻文人文思大进 , 文笔优美俊逸 。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 , 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 , 后天才赡逸 , 名闻天下 。”因此 , 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
26.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 , 不加任何修改 。语出张衡《文士传》(唐徐坚等编《初学记》引):“吴郡张纯少有令名 , 尝谒镇南将军朱据 , 据令赋一物然后坐 , 纯应声便坐 , 文不加点 。”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点”、“不加点”、“万言不加点”、“不加点窜”等 。
27.著述等身
形容读书或著述很多的典故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 , 方五岁 , 玭(中幼父名玭)每旦令正立 , 展书卷比之 , 谓之’等身书’ , 课其诵读 。”后人遂用“等身书”形容读书很多 , 只是后来是说将书册摞起来有身子高 , 与典源中所指有所不同 。也可以用来形容著述极富 , 多作“著述等身”、“等身著作” 。
28.一字千金
形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的典故 。事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人著所闻 , 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 , 二十余万言 。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 号曰《吕氏春秋》 , 布咸阳市门 , 悬千金其上 , 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千予千金 。”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金”、“千金字”、“金悬秦市”、“悬金”等 。
29.洛阳纸贵
形容著作风行一时 , 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 。典出《晋书·左思传》:“及赋成 , 时人未之重 。……安定皇甫谧有高誉 , 思造(拜访)而示之 。谧称善 , 为其赋序 。张载为注《魏都》 , 刘逵注《吴》、《蜀》而序之 。……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 , 使读之者尽而余 , 久而更新 。’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 , 洛阳为之纸贵 。”《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作《扬都赋》成 , 以呈庾亮 , 亮以亲族之怀 , 大为其名价 , 云可三《二京》 , 四《三都》(与《二京赋》鼎足而三 , 与《三都赋》并列而四) 。于此人人竞写 , 都下纸为之贵 。”
30.藏之名山
形容作品很有价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视的典故 。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 , 藏之名山 , 传之其人 , 通邑大都 , 则仆偿前辱之责 , 虽万被戮 , 岂有悔哉!”此典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藏”、“藏名岳”、“藏述著”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