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大型的鱼类 , 中华鲟的寿命可达40年 , 在这40年内 , 中华鲟能够长到5米长、500多公斤的体重 , 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 。
中华鲟是一种洄游型鱼类 , 它们会在海洋中生活9-18年 , 达到性成熟后 , 从河口向长江流域洄游 。中华鲟的繁殖地位于长江上游 , 已知的中华鲟的产卵点多达22个 。但是从1981年 , 葛洲坝建立后 , 就阻断了中华鲟的洄游通道 , 造成了海洋中的中华鲟只能在葛洲坝下游产卵 , 而原本在上游的中华鲟无法回到海里 , 只能在长江中生存 。但是 , 对于洄游性鱼类 , 它们是无法一生都生活在长江中的 ,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 , 原本可能存在于三峡水库中的中华鲟也消失了 。
因此 , 最大的淡水鱼中华鲟逐渐的走向了消亡 , 而三峡水库所在位置中原本最大的鱼类也更换了 。
除了中华鲟外 , 原本体长可达3米 , 体重210公斤以上的白鱀豚也逐渐的消失了 , 虽然目前白鱀豚的保护级别为“极危” , 但是从07年开始 , 在长江流域中就没有发现过它们的身影了 , 基于这个前提 , 我国将白鱀豚定义为“功能性灭绝” 。可能出现在三峡水库中的另一员“大将”也消失了 。(值得一提的是白鱀豚是哺乳动物 , 不是鱼类 , 我们这里简单的提一下主要是说明目前长江流域的生态情况)
除了以上两种动物外 , 大型的鱼类就要从达氏鲟、胭脂鱼中找了 。首先达氏鲟是长江流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大型鱼类 , 再结合达氏鲟是一种偏底栖型鱼类 , 而且还是一种定居性的鱼类 , 所以在三峡水库也是有存在的 。从目前已知的捕捞数据看 , 最大的达氏鲟体长1米左右 , 体重11公斤左右 。
其次是胭脂鱼 。胭脂鱼同样是长江流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鱼类 , 虽然尤其前些年的过度捕捞数量已经骤减 , 但是在我国科学家们的努力下 , 通过人工繁殖放养 , 它们已经恢复了一定的野生种群 。与达氏鲟的习性相似 , 胭脂鱼也是一种定居型鱼类 , 它们在封闭的水域中也可以生存 , 最关键的是它们原本的栖息地就在长江的上游 。
在今年的5月份 ,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在长江湖口水域科研监测时 , 发现了该水域有史以来最大的胭脂鱼 , 该鱼全长87厘米 , 体长70厘米 , 体重13.5斤 。当然 , 这并非胭脂鱼的最大数据 。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胭脂鱼是于2021年9月14日 , 在涪陵长江大桥由一位偷猎者捕获到的 , 经过测量发现 , 这条胭脂鱼体长达到了1.3米 , 体重为26.5公斤 , 并且是一条雌性待产的胭脂鱼 。
写在最后
三峡水坝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 , 不过这些水利工程都有一个弊端 , 那就是会将鱼类的自然栖息地碎片化 , 甚至会阻断一些鱼类的洄游通道 , 从而影响鱼类的生存 。其中 , 中华鲟就是很好的例子 , 如果没有水坝的话 , 现在三峡水库所在的位置中最大的鱼类就是中华鲟 。但是 , 如今最大的鱼最有可能就是体长1.3米的胭脂鱼了 。
当然 , 为了重新的恢复长江的生态 , 我国已经开启了10年的禁渔期 , 而且在水坝上通常也设有鱼类洄游通道 , 这一点程度的给了鱼类再次繁衍生息的时间和条件 。因此 , 在禁渔期结束后 , 三峡水库最大的鱼可能就会被刷新 。
- 广东新丰江水库建成至今已经60多年,里面的鱼有多大?
- 三峡大坝都是什么孔
- 三峡大坝泄洪有多少个孔
- 三峡大坝最多可以几孔泄洪
- 三峡大坝有多少放水孔
- 冬天水库怎样钓鱼
- 三峡大坝泄洪孔有几个
- 三峡飘雪是什么茶
- 烟台西港钓鱼地点
- 心情不好适合去的地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