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凭什么让世界更美好,答案在这儿( 二 )

除此以外 , 碧桂园集团的物业与酒店管理业务在能耗管理、节约用水、垃圾回收等方面不断实践 , 致力于为业主及客户提供绿色、健康、高品质的居住体验 。

多年来对于环境价值的坚持 , 不仅造就了碧桂园的企业文化 , 也成就了他们对于自身使命的认同感 , 对于碧桂园来说 , 因为自身的存在而让世界变得美好 , 一直是每个员工不忘的初心 。

另一边 , 在ESG体系下的社会责任领域中 , 碧桂园同样成绩斐然 。

从1997年第一笔大额捐款算起 , 碧桂园集团及其董事会主席杨国强、联席主席杨惠妍为全社会捐款累计超过55亿元 , 这一涵盖各个领域的慈善源泉不仅有效解决了人们的困难 , 也为碧桂园赢得了市场的肯定 。

正如《基业长青》一书的作者 ,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杰里·波勒斯所指出的那样 , 所有伟大的企业 , 必定有着高于眼前利润的理想目标 。 而对于碧桂园来说 , 这一目标无疑就像他们的宗旨所阐述的那样 , 让世界因他们的存在而变得美好 。

为了这一宗旨 , 过去的一年里 , 他们进一步积极响应了党和国家的战略号召 , 将扶贫列为主业之一 , 并在实际行动中明确了“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的定位 , 在党建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领域发挥着自身的积极作用 。

种种事例之下 , 是一个深刻践行着社会责任理念的碧桂园 , 和以实际行动诠释产业报国情怀的商业家杨国强 。

而在ESG体系中的最后一环可持续发展中 , 碧桂园的表现同样堪称卓越 。

时至今日 , 碧桂园已经形成了以地产、现代农业、机器人这“三驾马车”为主体的业务架构 , 并有多个围绕主业延伸的多元板块 。

可以说 , ”三架马车“所带动的碧桂园 , 不仅跑得比以前更快 , 而且也跑得更稳了 。

正如克而瑞地产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所阐述的 , 借助于企业的治理 , 碧桂园各环节业务之间实现了良性互通 , 最终形成了三大板块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的业务体系 。

一方面 , 借助优势产业赋能 , 地产主业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 另一方面 , 多元化业务在地产板块的依托下发展难度相对降低 , 这种从内部促进企业发展的方式 , 不仅大大降低了市场风险和机会成本 , 也减轻了企业的运营压力 。

凭借着ESG的科学理念 , 碧桂园不仅成功实现了自我超越 , 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调 。

财报数据显示 , 2019年上半年 , 碧桂园营业收入、毛利润、净利润等核心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 。 其中 , 营业收入约为2020.1亿元 , 同比增长约53.2% 。 毛利润约为548.6亿元 , 同比增长约56.9% 。 净利润约为230.6亿元 , 同比增长约41.3% 。

出色的业绩之外 , 碧桂园良好的发展势头 , 也引发了更多企业对ESG这一价值评估体系的关注 。

据新浪财经-ESG频道报道 , 截至2019年6月底 , 已经有2450家机构成为了PRI的签署会员 , 到去年8月为止 , 其覆盖的资金规模已经达到了81.7万亿美元 , 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

两者相结合的过程中 , 可以说 , 是ESG开拓了碧桂园的发展思路 , 而碧桂园普及推广了ESG的发展理念 。

没有企业的经营之路能够一帆风顺 , 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业来说 , 保持基业长青的秘诀并不在于顺境时的狂欢 , 而是逆境中的奋起 。

ESG表现优异的公司在面临极端下跌环境中 , 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 根据RBC(Royal Bank of Canada)全球财富管理的《2018 Responsible Investing Survey》报告显示 , 在参与调研的欧美投资者中 , 相比2017年 , 有更多的投资者在2018年认为考虑ESG因素具有降低风险的作用 , 这一比例在美国由16.6%增加到54.4% , 在欧洲为51.1%增加到78.8% 。

而企业践行ESG的收益数据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结论 。 德国汉堡大学著名商业学者Timo.Bush和他的两位同伴在统计了自1970年至2014年近2000篇ESG相关研究之后 , 得出了一个结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