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辈最糟糕的买房观念( 二 )
做人千万不能欠债 。 雯雯自己有个小店 , 来来去去毕业这么多年 , 估摸着攒了能有个十几万 , 其实在我看来还真不少 , 但是拿来买房 , 还真不够 。 雯雯的财主 , 就是她老妈 , 虽然退休金不多 , 但是平时还做点兼职什么的 , 所以给雯雯补个首付啥的还是绰绰有余的 。 但是光有首付 , 也不够啊!所以母女俩讨论起这事儿的时候 , 雯雯就和老妈提议说用老妈名义去贷款...这样既能保留自己的房票又能贷到款 。 万万没想到 , 这话刚说出口 , 她老妈就开始念叨当年生她大出血等着被抢救也咬牙没借一分钱的故事了 。
两代人对于“新城&老城”的价值考量维度完全不同 。 除了贷款之外 , 雯雯和老妈的第二个冲突点 , 来自“到底应该买在哪儿” 。 雯雯喜欢通了地铁的城郊 , 想说买了几年再卖掉 , 升值空间也大...但是雯雯老妈就喜欢离家不远的主城中心区 , 想说市中心多方便啊 , 配套齐全 , 离家近 , 见面方便;于是 , 这俩人 , 又杠上了...
电话那头的雯雯打开自己手机银行APP , 看了看余额...又看了看市区的房价和郊区的房价...心里默念:“哎 , 老妈 , 我也知道市区好 , 但是我这囊中羞涩 , 你让我咋办啊!”
妈 , 时代真的变了 。 到此 , 故事还没结束...贷款和买哪儿都还没定下来 , 不过不要紧...俩人还是本着“以和为贵”的谈判精神 , 打算继续深入看看房子本身...沟通过容积率、朝向、是否人车分流等基本问题后 , 俩人来到了“买几层更好”的这个关键环节...然后 , 就...又卡壳了!
雯雯的外公以前是开小卖部的 , 而且现在住的小区 , 因为是单位自持自己管理的 , 所以当初很多买了1楼的街坊邻居 , 都把自家1楼朝向马路那边 , 打通做了铺面 , 平时收收租小日子过得也不错 。
但是这就让当时放弃了1楼的雯雯老妈 , 心里有了很多念想;对此 , 在选择几层的问题上 , 雯雯老妈对于1楼的执念 , 一览无遗...任凭雯雯怎么解释都说不通...最后俩人在大街上 , 不欢而散 。
雯雯和雯雯老妈的买房故事 , 大概就到这儿了...作为一个无解题 , 那些随着时间、经历渐渐印刻在上一辈脑海中的既糟糕又过时的买房观念们 , 是他们生长过程中对这城市以及房子、房价切身感受;我们也不能说他们不对 , 只是放到现在 , 这些观念真的就有些老旧了;对于雯雯这样的年轻人来说 , 即无法改变 , 也无从改变...只能想办法去应对 。 对我自己来说 , 我也曾就买房的问题和我的长辈有过摩擦 , 比如说我妈喜欢19楼 , 因为她觉得长长久久的寓意比较好 , 但是买过高层的人都知道 , 十几层不仅比较贵 , 而且万一电梯停了上下都不方便;
不仅如此 , 我爸因为是部队中人的缘故 , 也总是劝我买在附近 , 这样将来搬家的时候 , 也不至于和老战友们分别太远等等....类似这样的 , 来自上一辈的 , 根深蒂固却又很糟糕的买房观念 , 其实很多很多 。
真的无解吗?根据数据 , 就贷款一项来说 , 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 , 都有超过6比以上的贷款 , 其中包括房贷、信用卡等...其实按照大家目前的收入 , 不贷款就买房还真是比较困难的 。 就我个人经验来说 , 只要用数据和爸妈把真实情况讲清楚 , 其实用爸妈的名字去贷款也不是那么难沟通的!实在不行 , 也可以请出亲戚朋友家有过买房经验的孩子们来现身说法 , 这样说服力就会更强啦!
另外针对到底应该买在哪里 , 我觉得针对不同目的 , 可选择范围的差异也是比较大的 , 分享一下我当时的解决方案 , 给雯雯也给困惑的你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