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报的新信号:暂停拿地、促销卖房……
text":"
往年的8月 , 是各大房企发布年中报的日子 。
今年 , 也不例外 。
如果说特别的 , 恰恰是碰上了市场行为的密集爆发期 , 置业者眼中的“降价潮” , 也是开发商企业的“促销期” 。
从目前各大房企所公布的半年业绩来看 , “吃肉喝汤”的、“温饱有余 , 小康不足”的 , 都有 。
这一方面 , 相比不少专业的财经研究机构和众多媒体已做了不少深度分析 , 在此不做一一探讨 。
但无论是业绩发布会的媒体答问 , 还是年报除开数据之外所透露出的商业逻辑 , 再到目前沸沸扬扬的“降价潮” , 到底能不能找到一个答案:
下半年 , 房地产市场的一些信号是什么?
1.
首先 , 我们来看市场的基本面 。
当然 , 身为房地产企业的领跑者 , 碧桂园、万科这些企业会更有底气去探讨这个话题 。
“对房市充满信心” , 则是碧桂园的底气 。
在碧桂园看来 , 市场环境随着调整是越来越严峻 , 但所有调整都是为了中国房地产的健康发展 , 具体到企业 , 存量市场当然是谁最有竞争力 , 谁就能做的更好 。
万科 , 则采取了“动态计划” , 把“每天都是卖楼的好日子”当做基本策略 , 去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期 。
奥园的看法 , 同样如此 。
现在的市场态势会延续上半年的总体发展情况 , 因为大多数房企去年买地相对偏少 , 上半年更多的压力在于库存不足;而经过补货以后 , 下半年整体的市场情况还是要看房企之间的竞争态势 。 从这个层面来看 , 应该是基本比较稳定 。
以上 , 是奥园集团执行董事兼营运总裁马军的判断 。
可以说 , 平稳中前行 , 是绝大多数房企在年中报和业绩会上 , 所透露的观点 。
当然 , 市场如何 , 还不好说 。
2.
降温的土地市场 , 自然也是一个关注点 。
按照万科首席运营官张旭的说法 , 万科没有计划 。
也就是说 , 万科拿地时候是没有固定计划 , 而是根据回收了多少钱来制定拿地计划 , 但是拿地会注重城市圈、城市群 , 三四线城市万科基本不会去拿地 , 万科也不会囤地 , 拿到地会尽快开工 。
另一个房企 , 融创 , 则更是透露出“停止拿地”的信号 。
数据显示 , 截至6月30日 , 融创的土地储备约2.13亿平方米 , 货值预计约2.82万亿 , 其中超过83%位于一二线城市 , 平均土地成本约4307元/平 。
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在会上也表示 , 因为去年没怎么拿地 , 今年上半年拿地显得稍多一些 , 但按我们的地位 , 拿的地其实不多 , 四五月基本停止 。 这意味着 , 融创下半年基本没有指标 , 除非是特别好的地 , 拿地基本是停止的 。
至于此前某房企所传出的“暂停拿地”文件 , 也被证实“确有此事” 。
当然 , 更准备的说法是 , “如遇有优质土地项目等特殊情况 , 可单独呈报集团董事长审批” 。
这意味着 , 土地市场的降温 , 基本已成事实 。
回到广州 , 挂出起拍价史上新高的荔湾冷冻厂地块 , 是否会在降温的大背景下 , 会产生变数?一线江景=广州起拍价新高?3.6万+ , 凭什么?
还不得而知 。
3.
市场变化之下 , 哪里才是价值点?
从区域性来说 , 长三角和大湾区 , 是两个布局重心 , 基本在所有巨头房企的中报当中 , 都有所提及:
截至6月底 , 碧桂园在内地已经获取权益可售资源合计2.78万亿元 。 其中 , 75%的权益货值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等五大城市群 , 98%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 , 94%位于人口流入区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