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最大的差距,是见识和格局【曾国藩家训】( 二 )
见识与格局 , 决定了你的成就
国学大师钱穆老先生 , 被人誉为“一代宗师” 。 他的学说在国内外很有影响力 , 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他的哲理故事 。有一次 , 他去一座古刹游览 , 刚进庙门 , 就看到一个小和尚在一颗合抱之粗的古松树旁边 , 种植一种叫“风信子”的观赏作物 。
看着眼前的场景 , 老先生感慨万千的说:从前 , 沙弥们植树时 , 已经预料到了千百年后的状况 , 现在 , 小和尚在这里种花 , 他的眼界想到的只是第二年呐 。 一个人想的不长远 , 做事自然不会长久 , 这是心中的见识和格局的狭小所造成的 。 在做事方面 , 有这样的两种人 , 有的人做事 , 只注重眼前利益 , 有的人做事却目光长远 。 生活中 , 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幸的事情 , 真正有见识和有格局的人 , 会提前就预想到各种意外 , 他们快人一步 , 早早就布下了应对之策 。 而有的人则是活一日算一日 , 不提前做规避风险的措施 , 结果是一旦是遇到难处 , 就会束手无策 。 曾国藩说:“明有二端:人见其近 , 吾见其远 , 曰高明;人见其粗 , 吾见其细 , 曰精明” 。 意思是“明”有两种 , 一种是“高明” , 看得比一般人深远 , 高瞻远瞩;一种是“精明” , 看得比一般人细致 , 明察秋毫 。 高明者有格局 , 能纵览全局 , 观其大略 , 知机应变;精明者有见识 , 聚焦细节 , 观其精微 , 由果溯因 。 一个人的见识和格局 , 犹如二龙戏珠 , 两者相辅相成 , 决定了人的成就 。 请您转发分享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 , 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 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