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风俗 过年二十三有什么习俗?( 二 )


关于灶王爷的来历说法不一,有人为,中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 。古时先民们在没有火的时候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后来人们会使用火才享受到更多的人间美味,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火和火神祝融都有着神圣的敬畏感 。
还有一种说法: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 。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一年到头的给四邻街坊盘锅台,年长日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 。张灶王心地善良,而且人很开明,他爱管闲事,人也挺正义,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一样 。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来协调,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 。而弟弟比较老实,不太懂得管家,后来张灶王腊月廿三这天过世了 。张灶王一去世不要紧,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但从未管过家务 。所以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弟弟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 。
有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个好点子 。在腊月廿三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里,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张灶王显灵了 。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 。画师说:“我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老天爷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 。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 。”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 。从此以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和睦相处,老少安宁度日 。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 。其实,腊月廿三夜里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 。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 。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 。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 。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廿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 。祭灶风俗流传后,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
第三种说法:传说灶王爷原为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和沙僧一样的角色,后来因为偷吃鲜果,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为了惩罚他,把他贬下凡间老百姓家里,让他勘察民间的疾苦,监督百姓家家里是否和谐勤劳,善良,在腊月二十三过年的时候再回到天庭给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他的汇报宰决定是否给百姓降下服气 。当然作为惩罚,让他待在老百姓家里的厨房里,看着百姓家的锅,只能看,不能吃 。只有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庭汇报的时候才能品尝人间的美味,旧社会时,百姓日子清苦,吃不饱饭,一年到头最好的饭菜就是饺子,所以老百姓每逢吃饺子的时候就提前用碗先乘出一碗来,放在灶王爷面前,让灶王爷先尝尝,而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回天庭的时候,再大摆供品,诚信恭送,祈求灶王爷到了天庭多说好话,让玉皇大帝多降下服气 。更有甚者用玉米或者麦芽熬些糖,然后点点灶王爷的嘴角,期待灶王爷能够,上天多说甜言蜜语,据说玉皇大帝听了灶王爷的汇报以后,会在腊月二十五视察人间,所以百姓纷纷在腊月二十五打扫庭除,即向玉皇大帝证明自己很勤劳,有能干干净净过个新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